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1805:师夷长技以图强 > 第216章:再次讨价还价

第216章:再次讨价还价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八零,糙汉老公太难追! 我编的百科词条成真了 冰河勇字篇 兽神起源 金穗领主:种田是不可能种田的 原来我才是霍先生的白月光 华娱:从代写情书开始 重回过去当老师 楚鸢尉婪 催泪系导演

当他到达军机处以后,屋子里零零落落,冷冷清清,看来因为过年的缘故,连在外屋办公的人都没有了。甘林心下有点着急,赶紧快走两步,进了屋子以后,朝里屋看了一眼。 只见曹振镛和一个慈眉善目,满脸胡须,文质彬彬的老官员,正在里屋当值,桌子上摆着两盏茶。 “拜见曹大人。拜见大人。”甘林不知道那人是谁,行礼时只好不说姓氏。 曹振镛一看,立刻朝甘林招了招手,把他叫进了里屋:“户部尚书董诰。” “拜见董大人!”甘林心里微微吃惊,这个董诰,就是他之前折磨的那个叫董宪的爷爷。 董诰当然不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把自己孙子给折磨得在家里哭爹喊娘的家伙。他看到甘林行礼,很自然地也回了个礼:“钦差大臣今日不在住处祭灶,来这里所为何事啊?” “正是昨日所议银两之事,在下愿意凑出300万两白银,支援国家建设!”甘林不慌不忙地回答。 曹振镛和董诰两个人,同时睁大了眼睛。董诰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 曹振镛缓缓地说:“此话当真?” 甘林点点头:“只要是为了国家,在下愿意。” 饶是两位老人都已经久经官场,深喑为官之道,却也被眼前这个看起来"单纯"的小生,给震惊得屁股都坐不稳了。曹振镛颤颤巍巍地拿起茶盏,凑在嘴边,结果手里一滑,那茶盖"锵啷"一声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要知道整个大清国,这时一年的财政收入才5000万两银子,甘林一手要拿出300万两,那可是占了一年gdp的16.7%,而且作为六部尚书,二人一年的薪俸只有360两,若要加上一些其他收入的话,其中油水最肥的户部尚书,一年大概可以进项几十万两白银,甘林一张口就是300万两,直接抵了户部尚书好几年的收入。如此手段,怎么能不让两位官场老油条惊讶呢? 甘林急忙俯身,帮助老人把地上的碎片一一捡起来,脸上不动声色,等着两人的反馈。 一直到甘林都收拾完,二人始终一言不发。 甘林完事以后,曹振镛看了一眼旁边的董诰,这才对甘林伸手:“坐下谈。” 董诰笑着开口:“钦差大臣拳拳爱国之心,令我等万分佩服。不知这银子,大人何时可以到位啊?” 甘林一拱手:“在下一时也拿不出这么多。所以在下想与二位大臣商量,使用"分期"的方式来交付,期限定为3年。第一年交付50万两,第二年100万,第三年150万,依次递增。” 董诰点点头,表示可以理解,随后又问道:“如此甚好,只是不知,这银子的来源……” “来源?”甘林一怔。 “大人既然打包票,能上交如此巨额的银两,这令我等不得不好奇,这钱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搞到的?我们又该如何相信你,第一年能给国家上交50万两白银呢?” 甘林笑道:“新城若是完工,第一年盈利50万两白银绰绰有余。所以,只要建城资金到位,剩下的都不是问题。” 两人一愣,甘林这是又变相又把皮球给他们推了回来,自己先要银子建设,然后再给皇上交银子?这种事情,董诰怎么可能答应?他缓缓地说:“国家到处都需要银子,户部一下子也拿不出这么多建城的银子啊。” 甘林其实早就知道他会这么说,他当然不会真的指望户部拿钱,若是真的想搞钱,他只需要从欧华航运的分红里支取一部分,再从海盗的宝藏里拿取一部分,再管十三行那里借一部分,想凑够300万两白银,他还是有把握的。 “既然这样,我这里有一封谕旨,还请二位大人过目。”甘林从怀里掏出皇上的密诏,递给二位大臣。两人拿着这张黄色卷轴,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 良久,还是董诰先发话了:“这圣上的意思,固然是不能违抗的,三年之期,也确有些……难哪!” 甘林依旧微笑着,缓缓地说:“若是三年期限之内,在下因为没有经费,而完不成圣上的交代,两位大人都知道后果如何吧?” “这个……”不管是董诰,还是曹振镛,二人都默默不言。 甘林见状,站起身来对两人说:“二位大人且莫慌,在下有一方法,可保此事顺利解决。” 董诰眼睛一亮:“快快说来!” “以户部的名义,写一张借据给在下即可。”甘林这才说出自己的真正意图。 甘林本也就不打算从户部真的拿到银两,他要的就是这张借据,让户部欠上自己的钱。 董诰捋着胡子,眼角闪过一丝狡黠的目光,随后问道:“这样就可以吗?” 甘林点点头。 “这主意不错!”董诰上下一琢磨,还觉得自己占了个大便宜。 可一直在旁边一声不吭的曹振镛,这时才发话:“你到底想要什么?” “在下一心为国。希望黎民百姓能够过上舒服日子。”甘林回答。 “向朝廷放贷?”曹振镛眼珠子滴溜溜转。 “远水不解近渴,若三年之内,无法完成圣上的差事,到时候可就不是600万经费的事情了。在下也是替二位大人排忧解难,事成之后,二位大人临机决断,必将是首功。” “哦?”曹振镛抬抬眉毛,显然对这种空手套白狼的行为十分不爽。 甘林立刻会意,他缓缓走到二位面前,悄悄地说:“听说董家的少爷,最近被人给恐吓了一顿,在下斗胆,可以使一些银钱,替大人把这口气给出掉!再给少爷送去一些慰问品,聊表心意。曹大人的《高宗实录》,实乃巨作,在下愿出资购买一卷正本,以表对先皇之敬仰。” 两位大臣一听,互相对视一眼,嘴角都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二位大人素爱名声,一生勤俭,小心谨慎。甘林针对他们的特点,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对策,董家少爷董宪,甘林正好就坡下驴,让董诰先欠上自己一个人情,为以后铺路。而曹振镛在编修先皇实录时,功劳甚大,所以甘林借买书为名,一方面又送了银子,另一方面又保全了曹大人的名节。以备后来之用。 曹振镛沉默了一会儿,这才点点头:“为今之计,确无他法。” 董诰也默默点头:“钦差大臣此举甚妙,待我等与其他人会商之后,再行决定。” 甘林心里一惊,说了半天,二人看起来同意了,但最后却说还要商议?他心里有点着急,急忙拱手:“满朝汉臣当中,谁不知曹大人,董大人最会替皇上办差,高风亮节,端工正直?在下日后行事,还要多多仰仗二位大人。” 朝堂之上,没有哪个官员,能比他们两人世故圆滑会做官,可民间却流传着一句话“庸庸碌碌曹丞相,哭哭啼啼董太师”这样的话,甘林又岂能不知?他这话里所包含的意思,不仅仅是夸赞两位大人的品行,更是隐隐将二人捧在了军机处一众满人大臣的上面。暗示他们,自己愿意成为他们麾下的人,以后为他们谋取好处,替他们说话。 董诰笑笑:“呵,老夫那个不成器的孙子,若是有甘大人一半的能耐,老夫就谢天谢地烧高香啦!” 甘林笑呵呵地赶紧给二人戴起了高帽:“在下这些小伎俩,哪里瞒得过二位大人,都是二位大人心系国家,在下才敢一抒胸臆罢了。” 曹振镛笑道:“年后上朝,老夫和董大人一起,奏请圣上之后,再商议吧。” 甘林心里一凉,又是年后,再商量……这是他见到曹振镛之后,他说话最多的一句,居然还是这个…… “还望速速决定,三年本就紧巴巴的,若能早日开工,就可以尽快完成。”甘林再次催促一番。 “喝茶,喝茶。”两人越是到关键时刻,反而越是打哈哈,给甘林搞得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他只好悻悻地拿过一杯茶来,喝了两口,刚想再说什么,可这两人又开始讨论起这茶的味道来,还不停地给甘林讲,什么时候,哪里的茶好,什么茶有什么种类,如何品茶…… 等他走出军机处时,太阳又西斜了。两位大人殷勤招待,好话说尽,什么都同意甘林的主意,可关键的放债凭据,却始终不给甘林写。换句话说,这些官员们,到如今还只是管他要东西,却只给他空头支票,一点实际的东西都没有。 他感觉每次自己去完了军机处,都像是被扒了一层皮一般,晚上若不找地方喝口酒发泄一通,就难以平复内心的郁闷。 这和他在回国之前,很多事情凭借武力解决不同,在京城里,靠的是多动脑袋,情商要高,要会看眼色,分析人,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甘林现在手里有些底牌,操作起来都如此费劲,那若是连底牌都没有的话,他还不得寸步难行嘛……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5919/323879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5919/3238792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