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选货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 娱乐:搞节目效果我是专业的 我在2009当导演 我的光遇世界第N次轮回 道途神座 侯府外室谁爱当谁当,真千金要打翻身仗 大乾天子 一剑巅峰 绝世村妇 排核污水?直接让你污水倒灌!
1980年以前,沙河还只是广州的一个小渔村。
因为流经这个村子的支流含沙量较多,所以才取名为沙河。
但是从进入了八十年代开始,尤其是广州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之一,就有大量的小商贩们自发地涌入了这个面积只有一平方公顷的土地,让这里成为了当时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
到了八十年代的中期,在这里经营的个体户甚至超过了十万家,用店铺如流来形容也完全不为过。
八十年代初,咱们的国家与前苏联的关系日益紧张。
却和漂亮国迎来了一个长达几十年的蜜月期,国内南方沿海的城市,尤其是广东的小厂子,获得了大量的外贸订单,其中尤其是以基础的衬衫、t恤这样的简单服装为主。
这样的服装款式种类多,样式新颖,但是在当时每一批订单的数量又不多。
咱们国家的纺织厂还在加班加点地生产棉布、纱布,来弥补普通老百姓穿衣用布的基本需求。
所以在当时这些看似不太起眼的订单,就大部分流到了民间,尤其是当时广州附近的私人小作坊承担了下来。
造成了一波旷日持久的开工热、开厂然。
而沙河这里因为地理位置的得天独厚,所以卖的衣服大多都就是产自广州本地或者周围的小作坊,或者是个人的服装厂。
在当时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再加上款式新颖,虽然用料和工艺并不算高档,却是足可以让早就已经习惯了绿军服、解放鞋、白衬衫这种打扮的老百姓们的眼前一亮,也迅速受到了广大老百姓们的喜爱。
在加上改革开放这一场春雨的及时到来,以及当地政府的引导,沙河很快就一骑绝尘,成为了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服装集散地,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的商贩们慕名前往。
张佳栋当初在上一世刚创业的时候,就是因为偶然的机会得知了这里的情况,抱着试试运气的态度拿着家里仅有的一百多块钱来到了这里,买到了当时在北方还没有流行起来的连衣裙,回去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所以这一次他又来广州,也算是故地重游直奔主题。
1982年的沙河服装批发市场已经算是有些规模了,在街道上虽然还有不少露天的商贩,但是大部分最早来到这里的小贩们早就已经落地生根,有了自己的店铺。
这里的生意也不分白天或者晚上,只要来这里批发的客商不走,批发这些服装的商户们就会一直持续经营,往往能够持续到傍晚。
张佳栋到达批发市场的时候,太阳都已经升得老高了,涌入市场来进货的客商们简直是络绎不绝。
大早上就已经买到货的,更是已经提着或者扛着大包小包的衣服,从市场里出来兴高采烈地往回走了。
那时候这些过来批发的商贩们选衣服,也并不是靠着自己的审美过人。
卖得火爆的衣服款式总是只有那么几家,大部分人也都是看着人多就随大流,你抢我也来凑热闹。
所以大家伙儿往哪里聚,一般那个档位的款式也就越好卖。
可是张佳栋刚进入市场,却并不像是大部分的客商们这么盲目。
作为一个经历过未来几十年巨变的人,他自然是比当时大部分的普通人都有更好的审美和直觉,知道到底什么样的款式能大卖,又有什么样的衣服拿回去一准儿会火,直接成为当地的潮流。
所以,与大伙儿风风火火直奔拥挤的摊位上排大队不同,张佳栋还可以保持自己的节奏,沿着拥挤的马路好好逛逛,按照自己的审美对街上卖得衣服款式好好筛选一番。
那个时候的大众审美,受到当时电影的影响最大。
1982年正是国产片《少林寺》最热映的时候,因为是古装题材,所以并没有对大伙儿的穿着上有什么影响。
反倒是当时在新闻和报纸上,由漂亮国水兵制服宽大的裤腿样式而演变出来的喇叭裤,一下子就成为了当时最热卖的爆款。
成为了大街上十个里面就有九个年轻人必备的款式,也让最早那一批上到货的客商们尝到了甜头,又争着抢着回到批发市场中来大量采购,造成了眼前这种人挤人,还都抢不到的情况。
但是张佳栋既然没有选择跟风,也自然是有自己的道理。
首先就是原本这种款式的裤子板式就比较简单,一旦爆卖,广州周围的各个作坊肯定会加班加点地仿制。
而现在正是第一波赚到了钱的商贩们回来补货的时候,有现货的档口价格不知道被他们推高了多少倍。
而且还一货难求,更关键的是尺码还不能自己选。
当时南北方年轻人的身材差别很大,在南方热卖的小码到北方,就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尾货,最后只能便宜处理。
张佳栋就是知道这次喇叭裤的浪潮持续不久,这才没有跟随这些疯狂的人群抢货。
反而是在一番仔细的斟酌下,来到了一个卖连衣裙的摊子前停了下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271/315467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271/3154679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