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出摊儿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战国之齐皇 大家都是邪魔,怎么你浑身圣光? 一路升迁之巅峰之路 荒野暮年 穿书后我拒嫁豪门,上综艺爆红了 我的酒壶能修仙 特种兵在异界 我的纯白舰娘 天才俱乐部 高武:让你拍照,你批发异能?

有了张佳栋他们几个的帮忙,再加上老徐头儿的手艺,刘婶儿他们夫妻俩的炒菜摊儿当天中午就被顾客们挤爆了。 往常大家在家里炒菜,可是万万没有这专业大厨的手艺。 要是想去国营饭店里打打牙祭,先不说这一份炒鸡的价格就得比现在市场里卖得贵了将近一倍还多,关键是还得用票。 在菜市场里就能买到色香味都不输给国营饭店的炒菜,价格又比较亲民,那谁还不乐意? 所以自打刘婶儿他们一家的小摊位开张以后,就几乎是每天都顾客营门,只是一个中午就能卖出去至少二三十份炒鸡。 按照刘婶儿他们售价来算,一份鸡肉他们能赚五毛钱。 这么算下来,一午一晚,几十份炒鸡,刘婶儿他们老两口儿就能赚到将近十块钱! 这还不算上他们这一整天卖得其他的菜呢,为了能再多赚点儿,刘婶儿还专门儿腌了茶叶蛋,烙了烧饼专门在早晨卖。 这样从早到晚,老两口儿摊位上的生意都能顾客盈门,粗算下来一个月也是保守就能有个好几百块钱的收入,要是这么干下去,不出两年老两口儿也能成了在当时为数不多的万元户了。 而他们两个赚了钱,自然就会有更多手艺的有心人加入。 张佳栋选人的标准就是为人老实,做事麻利。 结果没过几日,那原本刘婶儿一家人的摊位周围就又多了好几家。 又专门卖白面馒头和烙饼的,也有从南方来,擅长做卤味和盐水鸭的小贩。 这一下,整个农贸市场里的副食品摊位也被张佳栋给搞活了,咸鸭蛋、各种咸菜泡菜、凉皮儿之类的大伙儿以后在农贸市场里常见到的小吃,合作社里也是应有尽有。 张佳栋跟外面的那些早点摊儿一样,都是象征性地收个摊位的管理费,有了这些日常的流水,这样慢慢就总算是能负担起平时农贸市场的水电费用,和房租的钱了。 农贸市场里的顾客数量稳定,这点儿摊位费对于这些小贩们来说,也顶多是九牛一毛,大家当然也乐意配合。 不过,只是靠这些日常收入,跟张佳栋的目标还是相去甚远。 过了两天,也终于到了《大众电影》杂志九月刊该发布的日子了,张佳栋好不容易不远几千里,从广州带来的那些连衣裙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张佳栋所在的小县城,如果是按照规划来分,可以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他自己家和父母老房子坐在的西城,主要是靠近城郊的玻璃瓶厂还有纺织厂,住得也大部分都是两个厂子里的职工。 大家平时消费、购物,所购买的也都是以日常的吃喝为主,所以张佳栋在家属区的周围搞农贸市场,才能够做得顺风顺水。 主要还是迎合了大家的日常需求,以价格便宜又方便大伙儿的思路取胜。 但是他现在要卖的,却是衣服裙子,这些平时厂里的女工们根本就不会穿的服装。 真想要卖上价儿,在他自己家所在的西区,想要靠着农贸市场的客流就不太合适了。 毕竟他每次进货都得去广州,一来一回可就得好几天。 得想办法把每条圈子都卖上价儿才行。 张佳栋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还是得带着这些衣服去东边,那些县里的富人区卖才行。 于是等到《大众电影》九月刊发布的第二天,就早早的跟小刘儿商量,让他下班儿收车以前顺便拉着他跟好几包的裙子,来到了城东。 1982年的琴岛市,虽然个体户这个概念还没有普及,但是早就已经有头脑比较灵活的人,趁着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下海经商了。 那时候大部分的产品虽然都得凭票供应,但是在南方一些沿海的地区,还是有办法搞到一些进口来的电子产品。 或者是与外商联系,出售一些诸如棉麻,或者是农产品这类在当时国内已经可以大批量生产的东西。 所以在当时,有很多从海外归来的华侨,就最先利用在国外的人脉搞起了进出口的生意。 鲁省在国内,既有丰富的特产,又有烟台、琴岛这样的优质港口,在那会儿也算是北方进出口贸易最早发展起来的地方。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允许个人参与出口贸易的政策也终于废止了。 很多人只靠着向霓虹国还有临近的南韩出口白菜、萝卜、大葱之类的农产品,就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了在当时国内最赚钱的那一小波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张佳栋所在的小县城才早早就有了富人聚集的东区。 那边原本就是政府的家属楼,也有退了休的老干部们居住,所以相对来说不管是小区的环境,还是户型的设计上,都比西边要好上很多。 许多赚了钱的本地人习惯了县城的悠闲,不想去琴岛市内生活,就会首选在东区买套大一些的房子。 久而久之,远超过当时普通人的消费能力也一下子就带动了那边的经商环境,很多小贩趋之若鹜,自发地组成了夜市,专门在晚上的时候,那些有钱人居住的小区附近摆摊儿卖些大伙儿平时在合作社和国营商店买不到的东西。 张佳栋就是因为知道这些夜市的存在,所以当初去广州进货的时候,才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卡车一停,他就赶忙拎着大包小包的占了一个自己觉得最好的位置,正对着一个富人小区的入口。 “张哥,你一个人在这儿能行么?反正我下班儿了也没有别的事儿,要不我过来帮帮你?” 小刘儿哪知道,上一世张佳栋可是个摆摊儿的高手。 看着他自己一个人大包小包的忙活,还好心地想要搭把手,帮帮张佳栋的忙。 结果却被张佳栋摆了摆手,直接拒绝了。 “嗨,这点儿小事儿还用不着你帮我忙,你趁着现在天色还早,赶紧开车回去吧。明天你一大早,不是还得去乡下我大姐那儿拉货呢么?” 张佳栋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准备轰小刘儿走,结果对方却还想要坚持。 “可是张哥,你拿着这么多大包小包的衣服,一会儿该怎么回去啊?我留在这儿,好歹还有个车带你回去吧?” 小刘儿自以为自己的这个理由很充分,结果却换来了张佳栋一个大大的白眼。 “谁跟你说这些连衣裙,我还会带回去的?” “这……这好几包衣服,怎么也得有百十来件吧?张哥,你不带回去,还打算留在这儿?” 小刘儿一时间还没有理解张佳栋的意思,支支吾吾地还想在继续说点儿什么,却被张佳栋无情的嘲讽道。 “那我就不能今天一晚上就把这些裙子都给卖了?全换成钱,都带在身上,然后溜溜达达地走回去?” “一晚上,你能卖这么?” 对于张佳栋的说法,小刘儿显然是有些不太敢相信。 “咋的?你不信是不是?” “信信信,张哥的实力,我怎么能不信呢……可是张哥,这裙子也不便宜吧?一晚上你想卖一百多件……” 小刘儿虽然算不上是个生意人,但是只是稍微心算一下,按照几十块钱一件的市场价,张佳栋这堆衣服都卖掉也是好几千块呢。 他真是连想都不敢想。 “你真的确定,不需要我留下来等等你,看看情况再说?” “去去去,你别在这儿给我碍事儿!” 结果张佳栋却嫌他烦了,干脆直接赶人了,小刘儿这才悻悻地转身回到了车上。 把小刘儿个送走以后,张佳栋摊开了之前带过来的帆布,铺在地上。 这些帆布原本是罩在货车上面,专门儿给车上的货物防雨防水的,有了它就不怕把衣服弄脏。 然后一切都准备好了,他这才解开了带来的包裹,把之前从家里带来,早就托刘婶儿帮忙用熨斗熨好的裙子一件件地都从包袱里取了出来,按照样式都平铺在了帆布上。 他正忙活的功夫,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街上的路灯纷纷亮起,周围的其他小贩也多了起来。 那些小贩们大多数是以卖糖葫芦、驴打滚和各种小吃为主的,也有一些卖当季衣服的,但是大多数都没有张佳栋这么下血本儿,整个一共就卖三种款式,而且颜色还都差不多,全都是女孩子连衣裙。 最后等到张佳栋把他的摊位都摆好了,在他旁边儿又来了一个骑着三轮车的小贩,刚把车停在他身边,看到他摊位上摆着的裙子就直接笑了: “哥们儿?你这是第一天出摊儿吧?”.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271/315468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271/315468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