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回到1982白手起家 > 第279章 你们俩这是?

第279章 你们俩这是?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北宋小厨师 落界修真传 重生1993,暗海 高冷天后出道从无绯闻,直到有我 穿书七零赠送空间超市 开局就逃荒我利用空间超市把全家养胖了 极道武祖 医道官途之绝对权力 海上长城 全网黑后我上恋综划水爆红了

张家栋和刘婶他们老两口儿约好了,第二天一大早就早早来到了农贸市场,果然那么老徐头儿此前所说的那个姓杜的年轻人。 这人看起来月末30出头儿,跟王宝光差不多年纪,身材中等皮肤黝黑,一看就是一个经常露天劳作,经受风吹日晒的人。 可是人看起来却踏实稳重,完全是一副老实人的模样。 说起话来也不像是本地的口音,经过老徐头儿的介绍,张家东跟对方打过了招呼,便直接向对方询问起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来。 “这位大哥,我听徐叔介绍,您原来是给咱们县里面国营饭店送鸭子的?现在他们老两口儿在农贸市场里卖烤鸭,也是您给他们送货的?” 张家栋注意到这个姓杜的中年人骑着一辆旧三轮车来的,车上有大大小小的好几个铁笼子,笼子里装的就是自己一直心心念叨着的白羽鸭。 “是啊,俺跟徐师傅可是十几年的老相识了,俺刚从俺爸手里我这送鸭子的活儿,都是徐师傅照顾俺。现在他们老两口退了休,想在这农贸市场里卖烤鸭,俺咋能不帮上一把嘞?” 这人一边说着一边用嗯脖子上搭着的毛巾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嗯也不知道这送家的路程,对方是骑了多久的车,现在天刚蒙蒙亮,又是深冬。 对方身上穿的也比较单薄,却浑身是汗。 “我看您这鸭子挺特别的,不像是咱们本地乡亲们常养的麻鸭?” 张家栋见对方这样如实的回答,和老徐头儿之前所说的情况也差不多,又故意试探道。 “是,这鸭子可是胡鸭,是专门用来做烤鸭的品种。你看这些鸭子一个个又大又肥,个个都是拿粮食养出来的,咱们本地的麻鸭个小肉少,放到炉子里边儿烤出来也柴,可是比不上这胡鸭好吃嘞。” 那姓陆的中年人一边说着一边随手从笼子里抓出了一只鸭子来,胡鸭硕大的身子在他手里直扑腾,那人也直观的让张家栋看出了这些鸭子,与他们农贸市场里卖的那些普通麻鸭之间的区别。 可是张家栋所关注的并不是这些鸭子是肥是瘦,反而是它身上的那些羽毛。 对方也是已罢,又随手将那只乱扑腾的鸭子塞回到了笼子里,准备按照老徐头儿今天预定的数量,把鸭子从三轮车上卸下来,完成一早上交货的工作。 然而张家栋虽然认可了对方送来的鸭子,心里的话却还没有问完呢。 “大哥,您这些鸭子是不错。我之前也专门到周围的乡下去问过了,的确是没有有您这么好的胡鸭。所以我就有些纳闷儿,您这些鸭子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难道是人家专门儿养的吗?” “诶?刚才俺不是跟你说了吗,这些鸭子可都是拿实打实的粮食喂出来的,俺们家里一共也没有几亩地,咱们哪养得起?这些鸭子可都是从南方,沿着水路运过来滴!” “沿着水路?” 结果听到了对方的解释,张家栋却更糊涂了。 要说烤鸭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发源于南京,然后流传到了天津,有本地的便宜坊改良了南京烤鸭的工艺,用自制炉子焖制而成。 然后又搭配了本地特产的甜面酱,这才有了现在烤鸭的雏形。 还有一说则起源更早要追溯到明清两代了,当时有南方的客商来到北京,因为吃不惯北方的饮食,怀念家乡的味道。 于是就让家人按照他们南方烧鹅的做法,烹制带来售卖的胡鸭。 结果没想到,这样的做法却意外的成功。用蜜水涂抹过的胡鸭烤制以后焦香酥脆,既遮盖了鸭子特有的腥骚味儿,又为胡鸭本身增强了不少。 成为了当时大伙争相疯抢的美食。 不过不管这两种起源到底谁对谁错,制作烤鸭最好的鸭种却不是来源于北方,不管是鸭种还是烤制的方法,全都是由南方传过来的,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当时在北方,尤其是北京,解放前并没有太多成熟的水系能够用来养鸭子。 用来制作烤鸭的这些胡鸭,几乎都是直接从南方运过来的。 那时候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沿路的鸭农们为把鸭子从南方运到北方来,想尽了各种办法。 在当时最为流行的办法就是从南方出发,直接乘坐一条小船,将鸭苗直接放养在运河之中,沿途一路北上。 整条京杭大运河超过1700多公里,这些胡鸭从出生到长成成鸭,大概需要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 如果当时出发的时候就是鸭苗,等到他们言和直接把这些鸭子全都赶到北京的时候,就刚好能长成成鸭直接在北京售卖了。 古代劳动人民类似的智慧可是数不胜数,当时北京烤鸭的流行也完全得益于这种独特食材,源源不断从南方到北方的引入。 可是,张大栋他们所在的琴岛本身沿海,距离京杭大运河少说也有几百公里,哪有这样的水路条件,能把这么多的虎牙从南方给运过来呢? 就当张家栋一脸糊涂,满心费解的时候。 对方却一脸憨厚地笑着说道。 “对啊,就是水路,咱们这些鸭子可是有人专门儿从海上送来滴!” “走海路?” 对方的回答可是大大出乎了张家栋的意料,海上能跑船,这一点张佳栋还懂。 可要说这么多鸭子从海上运过来,他就有些糊涂了。 不过很快这个老实人后面的话,就为张家栋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就是走海路,俺们老家是日照的渔民,祖祖辈辈儿除了打鱼,就是做的这个生意。他们江苏有养鸭的大户,想送到咱们想北方来,都是走海路从连云港出发赶着渔船直接把鸭子放到海里,先赶到咱们日照。然后被日照咱们本地的渔民收了,每次跑船往咱们青岛送海鲜的时候,再顺便拉过来。” 听过这个姓杜的中年人的介绍,张家栋这才恍然大悟。 “哦,原来是这样啊……” 在他的印象中,江浙距离他们青岛市至少也有几百公里远。 想要把那么多的鸭子送过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可是他却忽略了当时江苏最重要的港口连云港,如果是走水路的话,到日照也不过是100公里左右的距离,的确是南方到他们鲁省最近的港口了。 而且江苏本来就是水禽养殖的大省,按照这个姓杜的中年人的说法,这样的运输嗯方式的确又经济又高效,是当时陆运还不太畅通,最好的运输办法了。 张家栋上一世虽然也经商,但是一直做的全都是出口的生意,从来没想到开一个服装厂,居然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一切全都事无巨细,不管是供应商还是原料,都得跟对方打听清楚才行。 知道了对方这些鸭子的来历,紧跟着张家栋又继续问到了另一个自己关心的问题。 “那这位大哥,咱们这些胡鸭从连云港运过来,每天到底能有多少?正好我这边儿也有些需求,要是也像徐叔这样从您这儿预定,每天也要这么多,您看成不成?” 张佳栋是第一次跟对方合作,也不方便。对方自己定这些鸭子,只是为了要这些鸭子身上的羽毛。 而且怕对方一下子接到的订单多了,根本就供应不上,故意把自己的需求少说了一些。 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一开始只打算每天只要几十只鸭子,那姓杜的中年人脸上的表情也立马变得为难了起来。 “哎呀,你这儿一下子也要这老些的胡鸭,那可不太好办了呀……” 眼看着对方一边挠着头,一脸的凝重,张家栋一直期待的!心也突然沉了下来。 “怎么?是咱们连云港那边运过来的鸭子不够?” 张家栋赶忙追问道。 “不,连云港那边的胡鸭倒是有的是,能送到咱们日照来的,每个月也就是那么些。当地像俺们这样的鸭贩子再分一分,每家到手的一个月也就是1000来只。再加上你也看到了,大兄弟……” 那姓杜的中介人一边说着一边指着指自己身后的三轮车,然后有些为难的说道。 “俺住在海边儿,每天来你们县城送鸭子,就全靠着这辆三轮车,一天也拉不了几十只,勉强也就是工作上徐师傅和你们国营饭店要的。现在你又说要多让俺送几十只,俺一个人也忙活不过来呀?” 有钱赚当然是好事儿,但是这个老实人最先想到的却是他既没有这么多的货,自己一个人也应付不过来张家栋他们的需求。 原本胡鸭的生意在他们青岛市就是一个小买卖,这些卖鸭子的渔民也不是专职干这个的,全都是顺道把日照那边卸下来的胡鸭,用自家的渔船一船船的拉到青岛来。 根本就不成规模,当然供应不上未来他们服装厂生产羽绒服的需求。 不过这一次张家栋也没有白见这个姓杜的中年人,既然知道整个胡鸭的销售,中转站是在日照,那后面他们想要打通这一条供应链,无非也就是去当地见一见那些从连云港来的客商。 问一问对方能不能专门把鸭子卖给他们服装厂了。 有了这样的思路,张家栋心里边儿终于有了些底,况且现在他们的样衣还没有生产出来,这件事他还可以留着慢慢解决。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老徐头儿这边还是他们县里的国营饭店,都是这位老实人的最终客户。 他们要的是鸭肉,而自己要的是鸭毛。 每天几十只的鸭子,少说也能做两三件羽绒服,多少能帮他们服装厂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了。 “这样吧,这位大哥,既然您这么说,我也不强求你。鸭子有多少?你还给徐师傅还有他们国营饭店继续送,要是有多余的你就都先送到我徐叔这边来,不管有多少我都照单全收也就是了。” “成嘞!那俺以后要是有多余的鸭子,他们国营饭店那边儿用不完的,就全都送你这儿来!” 张家栋交代完毕,青岛市这条乌鸦销售的供应链他总算是整明白了,刘婶儿和老徐头儿他们忙着卸货,自己也没有多留,直接跟对方道别转身回到了服装厂那里。 又去和王把关还有小刘打听,昨天他交代的挑选鸭绒的情况到底进展如何了。 结果一进屋儿,就被这两个家伙顶着的黑黑眼圈吓一跳。 “你们俩这是……”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7271/323598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7271/3235983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