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争暗斗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灵魂深处传来来自星空的使命 神医弃妃:战神王爷赖上门 谍雾暗影 带个氪金系统当宗主 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 抗战之我是红军最稳战将 快穿:漂亮炮灰她有公主病 穿成年代文被炮灰的锦鲤原女主 修魔的我苟在末日疯狂进货 恶婆婆不洗白,只虐渣儿女
八月十六日,这一天对于飞来国人来说,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日子。
自从飞来国的第一任国王在这一天登程出海以后,飞来国人就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自己最神圣的节日。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日子――历代王朝出海寻祖的勇士们都是在这一天登船、启程,去完成祖宗留下的神圣嘱托;这也是了个令人伤心的日子――不论是海上还是陆地,寻祖之人十有八九不能生还……
一次次慷慨上路,一次次失望地等待……慢慢的,王室内一些习惯于养尊处优的人们开始对寻祖大业产生了动摇和怀疑。有的消极、躲避,有的甚至玩弄伎俩、鼓动是非,以求自家子弟不致遭此“厄运”。所以每当朝中要选派“出寻”勇士的时候,王族中总会有一场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致使寻祖归国这一本来在人们心目中十分壮烈而神圣的使命,变得让人厌烦、惶恐。起初,人们都把“出寻”看作是英雄壮举,王子王孙们大多主动请缨;可是到了后来,便很少有人出头了,弄得朝中不得不采取“天择”的方法,在王族中挑选“出寻”的代表。
“天择”实际上就是抓阄儿。没办法,谁都不想去,为了公平起见,也只能让老天爷当家了。
光阴荏苒,说话间几百年过去了,如今已经是“飞来国”的第十代王朝。眼看新的一茬王室子孙都已成年,又该是选人“出寻”的年头了。
不过本次的情况似乎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前每当国王颁旨选人时,越是临近“天择”,王宫内外就越是安静,静得让人发怵,仿佛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等待那让人心惊胆战的生死抉择。这次不一样的是,眼瞅着离“天择”的时间已经没几天了,王后母子却依旧在为“出寻”之事争闹不休。
王后育有二子,大王子叫东方仁,今年刚好十八岁。此子为人忠厚,坦诚正直且文武皆能。两年来,他苦练水上功夫,下定决心要征服大海,为飞来国人闯出一条归国回乡之路,以了却先祖遗愿。国王选人旨意一下,大王子便主动请缨要带队出寻。这样一来乐坏了那些正在挖空心思逃避“出寻”的王公贵族们,也急坏了他的生母王后娘娘。王后在国王跟前又哭又闹,还以死来要挟自己的丈夫和儿子。
王后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小王子尚在年幼,而国王又一向宠爱他与那个外夷狐狸精生下的二王子――东方义。尚若万一此次大王子一去不归,且不说亲生骨肉难以割舍,恐怕就连王位也要白白便宜了那个小杂种!这可实在是让王后接受不了。
其实,说起来王后周氏也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子,也曾经为飞来国的寻祖大业做出过相当大的牺牲。
十七年前,周氏的丈夫东方一志尚未继承王位。那一年,作为东方家族的子孙,他被选中率队出寻。圣旨一下,周氏二话没说,开始默默地为夫君准备行装。而此时她是完全有理由把自己丈夫留下的:因为她的丈夫并非嫡系,又是在被选中“出寻”的王子神秘失踪后、不得不进行第二次“天择”时才被选中的;而那位被选中的王子为何失踪,这连小孩子心里都明白。
出海的那一天,周氏怀抱不满周岁的幼子,登上了高高的太阳山,一双泪眼目送着丈夫的船队缓缓驶入大海,驶入那初升的太阳。这个坚强的女人没有抱怨,甚至连一句话也没有说。她就这么默默地眺望着,眺望着……目光里透出的质朴、善良与坚毅让她变得如此的美丽,高大……谁都知道,这一送别十之八九将成为永诀;她要尽可能多看一眼自己的丈夫,把亲人这最后的音容笑貌牢牢地刻在心里,让无尽的思念化做梦中的永恒……
山下的人们静静的望着她,望着他们心目中这位贤德而又坚强的妻子――人们称她是当今飞来国最伟大的女人。
她没有想到丈夫能回来,更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还能当上王后。
她勇敢地生活着,没有泪水,没有悲叹。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把自己的独子抚养成人,以慰丈夫的“在天之灵”。
也许是周氏的精神感动了上苍,也许是她丈夫命不该绝,一年以后,当人们正准备把东方一志的名字刻到英雄阁内时,他的丈夫竟然奇迹般地回到了岛上,而且还带回来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夷女子。
原来,东方一志出海后不久,船队便遇到了风暴。船只沉没以后,小伙子凭着良好的水性,在大海上漂泊了两天两夜。就在他精疲力竭、奄奄一息时,被一个位美丽的金发姑娘救上了一座荒岛。
荒岛之上只有那金发姑娘父女两人,以山洞为家,过着野人般的生活。姑娘的父亲原来是一个叫“红毛国”的地方的国王,因朝中发生政变,父女俩被放逐到了海上。
周氏的丈夫上岛后不久,那位可怜的父亲便染病去世了。东方一志养好身体后,又开始在岛上伐木造船,准备重新踏上他的寻祖之旅。后来,飞来国人立志寻找祖国的故事感动了那位金发姑娘,她把自己的大船送给了东方一志,并决定跟着这个有志气的年轻人一起去完成他的生死旅程。
两个患难的年轻人驾船出发后不久,在海上再次遇到风暴;后来,两个人居然昏天黑地的被吹回到了飞来国近海。船儿触焦沉没了,东方一志拉着那位外夷姑娘拼死游到了岸边,这才捡回了两条命。
接下来周氏的命运自不必说,丈夫出乎意料的当上了国王,她也便顺理成章的成了万众敬仰的国母娘娘。
不过,此后有一件事一直让王后心里老大的不痛快:国王竟然让那个外夷姑娘住进了后宫!一开始,王后念她家中遭难,人地两生怪可怜的,况且又救过丈夫的命,也就没太多的计较。可谁知丈夫后来对这个外夷女子竟然迷恋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终日缠绵、形影不离,就连她这个正牌儿王后想见国王一面都不容易。朝中大臣们对此颇有微辞,而王后每每相劝,国王却充耳不闻。无奈,王后娘娘把一腔怨恨都记到了那个外夷女子身上。后来,那女子又为国王生下了一位王子,国王因此封外夷女子为“玉妃”,自然更是宠爱有加,因而也就越发冷落了王后。日积月累,王后对那外夷女子的怨恨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再不想法赶走这个“狐狸精”,别说是“失宠”,恐怕就连自己王后的宝座都有被颠覆的危险!
就在王后恨得咬牙切齿却苦无良策之时,飞来国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叫梅阁老的道士。此人颇有学识,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通晓阴阳两界,能断日月阴晴,道行十分了得。国王对这个道人十分信服,拜为国师。一日,王后偶尔遇之,他竟然一语道出了王后郁积心中已久的怨恨。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国师答应一定设法替王后除掉玉妃母子,以了却这一让她寝食难安的心腹大患!
这一年适逢飞来国多难,山崩海啸,风雹瘟疫,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国师与王后趁机放风说,宫中外来女子乃一妖魔所变,是百祸之源。此妖不除,则飞来国不日将毁于妖女之手。一时间,全国上下传得沸沸扬扬,文武百官纷纷进言,请国王从速除掉妖女,以安众生。国王开始对这些传言并没十分往心里去,可是时间一长,经不住文武百官的苦苦相谏,加之国师施展魔法频频在宫中制造出种种幻象魅影诬陷玉妃,致使国王不得不痛下决心将“玉妃”赶出了王宫,赐快马一匹,令其三日内离开飞来国。可怜的“玉妃”有家不能回,有子不能见,万般无奈,她呼唤着丈夫和爱子的名字投魔谷自尽。
――唉,苦命的女人!
玉妃被除掉以后,有人又提出应该将二王子也一同投于魔谷,以绝后患。国王闻言大怒,死活不肯,王后与梅阁老见实在无计可施也只好作罢。
大王子东方仁的大义和勇敢很让国王欣慰。他不是不心疼自己的儿子,但他心里明白,作为国王此时不能存有半点儿私念,否则,将对不起那些倒在寻祖路上的先烈们,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所以王后的折腾丝毫也没有影响到国王的决心。
王子主动请缨出寻,这可让王室家族露足了脸。连日来,国王认真地向儿子传授自己在海上的航行经验,告诉他寻祖应去的大概方向和可能遇到的各种险情以及应急措施等等,等等……并亲自督办为英雄们的船队准备好了一切应用之物,只等“出寻”的神圣日子的一天天临近。
王后见自己的努力无法动摇丈夫和儿子的决心,无奈急召国师梅阁老入宫商讨对策。
“王后娘娘,您的机会来了。”国师一进门,便高兴地对王后道。
这位国师看上去有三十五、六岁的模样,个子不高。虽然已经做了国师,但却依旧是一身道装,手托拂尘。他那清瘦的脸庞和单薄的身体并不会让人感觉到一丝的文弱,而举手投足间的稳健和隐隐一股强劲的威慑力,却显示出这是一个非常自信且身怀绝技的人。国师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眉宇间却透出一种似乎要把世间一切都玩弄于股掌之中的令人生厌的聪明,或者叫狡猾……
王后的年龄和国师差不多,只不过多年的宫廷生活使这位基质不错的平民女子,显得比她的年龄更加年轻、靓丽;原本质朴善良、清澈见底的大眼睛,如今也变得如同大海一样深邃和捉摸不定……
王后对国师的到来好像也并没报多大希望,她甚至对国师进门来表现出的兴致勃勃,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反感。
“还能有什么机会……”
听得出来,王后此刻的情绪非常低落。
国师道:“臣在进宫之时正好碰见两位王子在为"出寻"之事争论不休,原来那个小家伙儿也闹着要出去呢!”
“那又怎么样?”
“这样我们不正好可以让那个小家伙儿替大王子出去吗?然后……”
“唉呀,我的国师大人……”王后不耐烦地打断梅国师的话,“大王子出寻的请求国王都已经恩准啦!还有什么然后……”
梅阁老道:“娘娘别着急,臣自有办法改变这一切!”
“真的?”王后一听国师有办法,一下来了精神儿,“那太好了……国师,我叫你来就是为了这个,不论你想什么办法,说什么也不能让我儿去冒这个险……喔,我可怜的孩子……”王后说着不禁想起了十七年前母子在太阳山上送别时的悲凉,忍不住落下泪来。
“还有……”王后接着又道:“只要那个小东西一出去,就……就别再让他回来!”
王后在放出这句狠话时,眼睛里又流露了当年跟梅阁老一起算计东方义生母时那种不共戴天的杀气。
“放心吧娘娘,我一定让二王子成为英雄阁里的又一位"归国英雄"!”
也不知梅阁老哪来那么大的仇恨,一说到算计二王子,居然也是一番咬牙切齿。
梅阁老说的一点儿不错,此刻两位王子真的正在为“出寻”的事争得面红耳赤。
自从二王子得知父王已决定让大哥东方仁率队“出寻”以后,他便一直吵着要替大哥成此壮举。
别看两位王子并不是一奶同胞,但二人自幼在一起习文练武,朝夕相伴,感情甚笃;加之二王子自小失去了母爱,而东方仁年长他几岁且为人忠厚,自然少不了对二王子的多方关照,因此东方义已经把大哥东方仁当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亲、最亲的人。二王子东方义别看年龄不大,但他天资聪慧,机智灵活,文武皆在东方仁之上,所以大王子也十分佩服和喜欢这个同父异母的小弟弟。
两位王子争相“出寻”,这使国王为自己能有这么两个忠勇仁义之子而感到无比自豪;但国王是绝不可能让二王子去冒此风险的。一则二王子东方义尚在年少,二则,多少年来,国王无时无刻不在自责,觉得对不起二王子的母亲玉妃――那位与自己生死患难的心爱的红毛国姑娘;因此,他一定要保护好她留下的这唯一的一点骨血。
二王子向父王请缨未准,忽然想到找母后帮忙,这才急急忙忙来到王后宫门。哪知道还没等见到母后,大哥东方仁先在门口给挡了驾:他不让东方义找母后说情,更不让东方义再提替他“出寻”的事!
以往,小哥俩也有因事争吵的时候,不过吵归吵,东方义对大哥的话却从不违拗。今日他一见大哥态度非常坚决,便也只好作罢;不过小家伙儿并没有因此而“善罢甘休”,他的决心促使他开始酝酿着一个更加大胆的行动计划。
第二天早朝,梅阁老和几位重臣联名奏本,齐颂本朝之伟大、国王之英明,居然有两位王子争相“出寻”;如此深明大义之壮举,真可谓空前绝后……
国王看着奏本心里那叫一个“美”!
这一点也不奇怪,“虚荣”这个东西有时就跟金钱、美女一样,很容易让人找不着“北”――国王也不例外。奉迎的话总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只你别把人“吹”得没边儿没沿儿;这就像人们都喜欢吃那些“垃圾食品”一样,因为它味道好,易消化――尽管它根本没什么营养。
接着,大国师道出本朝归国盛举将会出现三大佳话:两个王子主动请缨争相率队出寻,历朝历代不曾有过,此乃第一佳话;二王子少年请战,人小志大其勇可嘉,此乃第二佳话……在说到第三时,梅阁老故意拉长了声音欲言又止。国王此刻正在兴头上,忙催问梅阁老:“国师为何吞吞吐吐?快说快说!”梅阁老一见当即跪倒奏道:“吾王,这第三个佳话臣若说出来,恐有碍吾王尊严……”国王笑道:“既为佳话,国师但说无妨。”梅阁老道:“这第三就是国王若能收回呈命,让两位小英雄进行一次"天择",那可就称得上是千古之奇闻了呀!陛下,以往之"天择",乃苦无归国英雄,不得已而为之;我朝之"天择",则是英雄嫌多。此乃本朝莫大之荣耀,名君之佐证啊……”梅阁老说完,众臣也纷纷跪于朝堂之下,要求国王收回呈命,举行“天择”,以成就这“千古佳话”。
直到这时,国王才真正明白过味儿来:不用说呀,这准是王后在背后作了手脚了!我说今天上朝怎么上下说话全一个音儿……国王这时心里已是老大的不高兴:干什么呀,这不是要挟本王吗?再者说,堂堂一个王后娘娘,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居然使出如此卑劣的手段来对付一个没娘的孩子,这也未免太过分了吧!还有东方义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畜生,小小的年纪你跟着起什么哄啊?!
国王冲着乱哄哄的群臣摆摆手道:“列位大人,本王知道这样的"天择"的确令人称道,不过二王子尚在年幼,难成大业,此事还是按旨而行吧!”
“吾王差矣。能否成其大业,不可以长幼而论。昔有纪国"项橐",七岁博学,曾三难文圣,令孔老夫子伏首拜师,号称圣公;小甘罗一十二岁巧救祖父、智激张唐,使赵国、拜上卿,足令天下长者汗颜……陛下,昨晚臣夜观天相,英雄必出我朝。臣以为只有进行"天择",方能选出真正成就大事的英雄,否则,我等将成为千古之罪人!请陛下三思……”
梅阁老的一番慷慨激昂,又招来一阵乱哄哄的附和之声。看样子,今天国王若是不表个“态”,这些人恐怕就这么跪着不起来了。
国王此刻越发的气恼:好啊,跟本王来这套……那本王也不妨陪你们玩玩儿。
国王故作为难的样子道:“进行"天择"……也不是不可以,可……二王子他……”
众臣一见国王开始动摇,便七嘴八舌地又是一番围攻,什么“国事为重”,什么“儿女私情必误大事”云云……
“好啦,好啦,都别再说了!”国王站起身来,半真半假地一甩袖子生气地道:“昔日本王抛妻舍子为国赴难,出生入死,哪曾有过半点儿女私情!今日之虑无非是担心二王子年幼,恐其耽误了我朝之归国大计……倘若天意果如尔等所言,那本王绝无违拗之意!传本王旨意,明日即行"天择"!”
大王子东方仁对父王的这个决定坚决反对:自己一个堂堂七尺男儿,说什么也不能让未成年的弟弟去寻祖涉险哪!这“天择”可是谁都说不准的事,万一自己要是选不上……不过反对归反对,国王下旨决定了的事,已经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了。
“天择”选英雄,这在“飞来国”堪称盛典,一朝只有一次,不亚于国王的登基大典。由于平民百姓皆可参加,故而历来“天择”仪式都非常隆重热闹。人们无不想亲历这几十年一遇的国之盛事,一睹被选中的寻祖壮士的英雄风采。
傍晚,国王密召英雄阁总管东方玉成带着“天择”神签入宫。在亲自验看了神签后,国王叮嘱老将军派重兵看好英雄阁,严防有人捣鬼。
这英雄阁总管东方玉成也是王室子孙,以前是国王的侍卫总管和两个王子的武术师傅,在飞来国是数得着的武功高手。近年来由于年事已高,辞去了侍卫总管来看守英雄阁。此人虽官职不高,但为人豪爽,刚正不阿,朝中权贵多惧他三分。
当下老将军领了国王旨意,在英雄阁内外密布伏兵暗哨,如临大敌。
国王宣东方老将军入宫以及英雄阁的突然变化,早有人密报了王后和国师。梅阁老不以为然地冷笑了两声,告诉王后且放宽心,明日尽可按计行事,保证万无一失。
按规矩,“天择”必须在日出时进行。第二天,国王率众臣早早来到了英雄阁。
“昨夜如何?”来到神殿,国王不动声色地问紧随身后的东方玉成。
“一夜无事。”
国王自香案上取下神签,仔细端详了一番道:“这个空签让人换过了。”“啊?”东方玉成一听大惊失色,慌忙跪倒在国王面前:“吾王恕罪,昨夜臣等……”国王摆摆手道:“本王知道……我让你准备的东西呢?”老将军赶忙从袖中取出笔墨和一根空白神签。国王提笔在那支被人换过的空签上写上了“英雄”二字。随后又用东方玉成拿来的空白神签,换下壶中的“英雄签”。
太阳出来了,“天择”仪式开始了。
在登上神坛前,王后亲自给大王子的右手戴上了一个硕大的太阳指环:“愿太阳神保佑我儿如愿以偿,成就英雄壮举。”
母亲态度的最终改变让大王子甚感欣慰,随即,东方仁和东方义小哥俩精神抖擞地走上了神坛。拜过了太阳神后,抽签开始。大王子刚刚把手伸向案上的神签,一根竹签竟如神助一般一下跳到了他的手中,签上金色的“英雄”二字在阳光下烁烁放光!
“我抽中了,我抽中了……”大王子兴奋地高举“英雄签”绕神坛一周。神坛下顿时一片欢腾!王后一见当时晕倒在地;一旁的梅阁老也如泥塑木雕一般怔在了那里: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在这场与“王后集团”的“斗智”中,国王是胜利了;不过在这胜利的背后,老国王真正感觉到的却是一丝难以言表的苦涩……
“出寻”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王后娘娘为爱子担忧,终日以泪洗面。一想到“天择”之上的弄巧成拙,她真恨不得生吃了那个自作聪明的大国师!
此刻的梅阁老在干什么?他会就这么认输吗?
八月中秋,人们在圆月之下吃完了团圆饭后,便开始静静地等待明天的太阳,等待那激动而又令人伤感的“出寻”送别。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就在这漫长的等待之中,就在那悲壮的时刻即将来临之即,一个意外的消息震惊了整个飞来国都城:没抽到“英雄签”的二王子东方义,夜里忽然闯进了英雄阁,拿走了祖传的“伏龙剑”和“如意金甲”;小家伙儿扬言要单人独骑走旱路替兄“出寻”,已经不辞而别了!
毫无疑问,这将成为飞来国的又一个“千古佳话”。\");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138/334428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138/3344285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