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包黏豆包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男色担当性别女 穿越远古成为全兽族最虎的崽 位面商城通三界,小超市暴富了 1990我的文娱系统 只想踢球的我,竟成了好莱坞男神 我在综合影视搞博爱 开局天降正义,我竟被FBI盯上 斩春 夫君个个美如花 凤菁裴凛

进入腊月,有很多忌讳要注意。 虽然说现在不许封建迷信,村民们还是注意着不犯忌讳。 比如不许说:“没了,完了,光了。” 干完活的要说“都收拾好了,”不许问别人“家里活干完了吗?家里都齐整了没有?” 吃面条不许往碗里插筷子,因为只有给死人上供,才会在碗里插筷子。 哪一家人的日子过的比以前好,就要说谁日子好起来了。 过年前蒸馒头就问:“馒头蒸起来了没有?” 不管馒头蒸没蒸起来,一般都要回答:“起了,起了。” 或者说“还没呢,一会儿的事。” 吃饭时筷子不能掉地上,更加不能打碎东西。 如果不小心打碎了东西,要心平气和的说:“碎碎(岁岁)平安”。 大人小孩吵架打架都是不允许的了,小孩子也特别自觉的不怎么调皮了。 大人也很少打孩子了,主要就是不能让家里有哭声。 云暖从腊月二十就开始忙碌了,她假借置办年货名义去了一趟镇上。 在镇上确实也买了一些年货,主要是糖果糕点,这些是她空间里没有的。 她手头上有票,怕票过期,就使劲儿买。 买了放在空间里,又不会变质。 肉和粮食就是空间出品,她也发现,空间养出来的鸡鸭猪,比外面买的还要好吃。 所以,她的空间里除了有种植粮食和药草之类,还养有鸡鸭猪羊。 她没有买到牛崽,不然的话,她也要养一头牛,特别是奶牛。 她让乔怀信帮着寻找,乔怀信一直没有找到奶牛崽。 她的牛奶遥遥无期。 除了吃的,她也拿了穿的出来。 一家老小全部是穿越前囤物资时买的,都是适合这个年代的颜色和款式,还有这个年代人最喜爱的军大衣。 她借口买了东西后,回家去就把食材在地窖里堆满了一个大角落。 衣服就被她放进了自己房间,她只是跟所有人都说了一声,过年的新衣服买回来了,她先保管着,等年三十的时候再发给大家。 然后她就开始准备做各种新年要吃的食品。 “包豆包,过大年,家家炕上都喜欢;包出豆包上锅蒸,香气寒风心里甜。” 包粘豆包,是这里的人过年的习俗。 只是,好多人家由于家贫而包不了豆包。 有余粮人家,豆包包好以后,就可以欢喜过大年了。 原身的记忆里,她还是小时候在小脚婆婆身边跟着学习过包豆包。 公公苏解放不会包豆包,就在一边给儿女们讲故事,还帮着数包了多少个。 记忆中,气氛和谐,其乐融融,那是原身特别喜欢的时刻。 原身的记忆中没有娘家包豆包的印象,也不知道是娘家人没有包过豆包,还是原生亲娘不许她参与。 云暖今年决定要包黏豆包,她不会做,家里有一个会做的老人——小脚婆婆。 “娘,我们今年做黏豆包,要怎么做?你指挥,我们动手。”云暖对小脚婆婆说。 “你泡的有大黄米了?”小脚婆婆问。 “有啊,泡了好多,而且也磨成了粉。” “去叫你大嫂来,她会做。” “啊,大嫂会做呀!老三,去叫你大伯娘过来。” “好嘞!” “老四,去烧开水。” “娘,我去看豆子煮好没有。” 云暖自己准备豆馅。 苏大嫂过来时,云暖的豆馅也煮得差不多了。 “四弟妹,想东说你要包豆包?”苏大嫂还在门口抖落身上的雪花,就忍不住问了。 “对呀,我不会做,娘说你会做。” “我也好多年没做过了,不知道还记得不。” “你们做,我会在一旁看着。”小脚婆婆给两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桂香、桂花,你们姐妹俩也去学学。这样的灾年,也只有你四舅娘舍得包黏豆包,你们要好好学着。” 小脚婆婆对两个外孙女说道。 “娘这样一说还真是,想东,去把你的几个堂姐也叫来学学。”苏大嫂马上就对老三说。 “问问二伯娘和三伯娘有空闲不?有就来帮忙揉揉面团。” 云暖提了两大桶黄米面粉,苏大嫂指着两大桶,“你,你准备包上千个?” “不知道呀?我们四家人吃,我也不知道要多少才够,想着反正多得少不得,就磨了这么两桶粉。”云暖一脸无辜。 “娘,你说她这两桶粉,能做多少个豆包呀?”苏大嫂问小脚婆婆。 “不知道,反正一天是做不完的?” 小脚婆婆在心里骂云暖是败家媳妇,脸上是面无表情。 “啥?这么一点粉,一天做不完?”云暖诧异。 “做不完,而且,你那豆子,应该也不够。” “豆子不够呀,不怕不怕,我还有。还要多少呀?我去拿出来泡起。” “先泡一盆吧。” 云暖赶紧去泡豆子,空间里豆子倒是有好多,她干脆又泡了半桶豆子。 苏大嫂开始用开水和面,苏二嫂和苏三嫂带着几个苏家闺女过来了。 “四弟妹,你可得做多一点啊,我长这么大,都没吃过黏豆包。”苏三嫂刚进门就大声说。 “三嫂,任你敞开肚皮吃。”云暖笑呵呵的说。 “都来了,来,揉面,揉面。要好吃呀,这揉面就要揉好了。” 苏大嫂开始指挥干活。 云暖现在的厨房有一张长长的案桌,这还是云暖看苏家人多。 全部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厨房就需要很大,所以她才做了这样一个特别大而长的长案桌。 她和三个嫂子站成一排,每个人都在案桌上用力揉着面团。 小脚婆婆和其她女孩站于一旁观看。 这颇有一点后世考厨师时的场景。 公公苏解放也到厨房来看热闹,一边看还一边给小姑娘们解释,过年要包黏豆包的原因。 皮小子们也不在外面玩了,也全部拥进厨房来看热闹,听他们的爷爷讲故事。 公公苏解放让孙子搬了凳子,他坐下后慢慢开讲: “黏豆包”,也叫“年豆包。”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 黏豆包其实是满族人的美食……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94/41372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94/413725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