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新学期开学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万道天征 快穿攻略失败后我哭着修罗场 九零:趁邻家姐姐青涩,娶回家! 这个科技大佬不一样 武林的至尊,圣火令 误嫁豪门,战神老公蓄意偏宠 东京:拿催眠不当超能力是吧? 镇天殿免费阅读 换亲后成了嫡姐对照组 满级大佬在无限游戏装萌新
新学期,中云他们升级到初二了。
同学们都到学校报到了,大家见面互相打招呼寒暄,教室里很热闹。
郝立人这个假期也回沈阳了,前天刚刚回来,正在那儿给班里的女生讲沈阳的见闻呢。
张强家是从抚顺下来的,张强在另一个角落里给一些男生讲抚顺的见闻,本来他就能白话儿,这会儿讲的眉飞色舞,唾液横飞。
赵木兰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书呢,见到中云就笑着站了起来,中云过去和她打招呼,问她最近看了什么书?她说家里没书可看了。
中云让她有空来家里,在中云的书架里找自己想看的书。赵木兰眨眨漂亮的大眼睛点头说:“好呀。”
赵木兰是个聪明的姑娘,家里三个孩子,她排行老大,很懂事儿,学习非常好,在学校里经常和中云排名在前两位。正常的课程对她来说已经很轻松了,所以经常看些课外书,愿意跟中云聊天,了解更多的知识。
赵木兰家在崔庄子大队,路途远,所以住校。冬季更不能早上来放学回去了,就住学校提供的宿舍。
学校宿舍条件不好,食堂伙食也很差,但是,住校的同学们都很能克服。
郝立人家的条件好,假期在沈阳吃的脸上都有光泽了,开学了,又要住校了,他有点儿发愁。
张强也是一样,他家落户在大林子大队,很远,只能住校,嘴又馋,好在家里条件好,有钱,所以,经常去供销社买零食吃。
教务组安排的第一节课都是班主任老师的课。
徐老师走进了教室,同学们都坐下来。
徐老师开启了训话模式,讲了新学年要有新气象、新面貌等鼓励的话。
又说:“一个假期过去了,你们的俄语单词是否都扔到去年了?要不要考考?”
底下同学们发出一阵怪叫。
徐老师说:“算了,吓唬你们呢,中云过来。”中云走上前,徐老师拿起讲台上的一本书,交给中云说:“这本书给你了。”
中云一看,是那本春节读过的《普希金诗选》。
徐老师说:“大家安静,现在让中云给大家朗读一段儿普希金的诗,不管是否听得懂,先进入俄语的节奏。”
中云翻了一下书,找到了一段儿《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开始用俄语朗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中云朗读的抑扬顿挫,十分流利,中云看着同学们,一片茫然。
中云又看看这首诗,然后用中文又翻译了一遍,回头问徐老师:“这样翻译对吗?”
徐老师用俄语说了句:“чь!(非常好)。”
赵木兰在下面两眼冒光地看着中云,心想,这也太厉害了吧。
徐老师点点头示意中云可以了,中云回到自己的座位。
徐老师开始在黑板上写了几行俄语,“今天讲第二册第一课。”
然后,领着大家念单词。
中云打开新书,翻到最后几页的单词表,全书也没有两百个单词,中云开启记忆模式,很快就全都背了下来。
又从第一课翻起,一会儿的功夫就看完了整个课本。闲的无聊,就拿起《普希金诗选》,一篇一篇地默读。
边读边译,但是,要想把诗选翻译的有声有色还真需要点儿文学的功夫。
有些句子就需要反复推敲,斟酌词句了。
中云从书包里找了个笔记本,边翻译边记录,不能确定的句子就直接写上俄语原句。
徐老师知道中云在干什么,也不说,照样在讲自己的课。
下课了,徐老师走过来对中云说:“有很多作家翻译了普希金的诗选,但是,想翻译的到位,需要扎实的俄语和中文基础,还要有诗人的水平,你有问题可以去找丁老师请教。以后找到国内作家翻译的《普希金诗选》中文版,可以对照一下,这样学才能翻译到位,翻译顺溜,朗朗上口,引起中文读者的共鸣。”
中云一听豁然开朗。
新学期就这样开始了。
开学后的一个星期天,早上,中云照样带着大黄出操。
小狸猫不知从何处蹿了出来,围着中云和大黄转,意图很明显,想跟着去。
中云看看大黄身上的背包,拍了拍大黄后背,对小狸猫说:“想去就上来,半路掉下来自己回家。”小狸猫明白了中云的意思,蹭的一下就跳到大黄的背包上,四肢抓紧背包,“瞄”了一声。
中云开始小跑出院,大黄跟上,小狸猫紧张地抓着背包。
大黄跑的很平稳,小狸猫过了一会儿就有些适应了。
中云放慢脚步,用匀速向山上跑去,小狸猫越来越从容了,大黄根本不在乎小狸猫的重量,沿着山路向上爬。
到了每日晨练的地方,中云把小狸猫抱下来,让它自由活动。
小狸猫从来没有离家跑过这么远,很兴奋,一会儿钻进灌木丛,一会儿上树,自己玩儿的不亦乐乎。这个小家伙还不时地瞄着中云和大黄,生怕他们丢下它自己走了。
这一阶段,中云每日必练的是垂直起跳,就是书上说的“旱地拔葱”,他已经能够把紫晶能量灌注于双腿,他蓄积力量,双腿使劲跳起来,抓松树上的松果。
开始时,能够到的高度约为三米五左右,练了这么长时间,现在的摸高已经达到四米二了。
前面路边有棵老黑松,探出来的树枝上挂着几颗大松塔,估计高度在五米以上,中云两步助跑起跳,轻松抓住了松塔摘了下来。
如果有人看到这个情景,肯定会大吃一惊,这还是人吗?
自从中云练会了运功于眼。中云的眼睛已经变成了望远镜,站在高处向远处的铁路望去,能清楚地看到两根铁轨和枕木,目测距离大约有三公里。
运功于耳,中云能听到百米以内松鼠磕榛子的声音。
运功于鼻子,中云的嗅觉能跟大黄相当。中云可以嗅到气味并进行分析、记忆,大黄是不会分析的。
此外,中云运功于眼可以夜视,水平相当于小狸猫。
山上的雪已经开始融化,雪水进入了山皮土里了,这些日子春风越来越大,加上太阳晒,路已经干了。小草在不经意间钻了出来,放眼望去,一片棕黄色的农田开始泛出了浅浅的绿色。
山里树林密布,没有人会这么早上山。
中云每日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练功。奔跑、跳跃,飞身跳起抓住树干引体向上。
望远方,分辨树木的种类,而且不断增加观察的距离。
听周围的动静,分析声音的来源方位,想象发出声音的原因,有时会前往观察,证实自己的想象。
有时会嗅一嗅某个树木,然后,走一段路,再四周嗅嗅,试图靠鼻子找到同一种树木。百米之内,迎风方向,成功率很高。
现在,大黄在百米范围内,无论钻到了哪儿,中云都能立刻发现它,因为中云对大黄的气味太熟悉了。
此外,中云还练习五行金属性能量外放功夫,集气运功于指,挥手向几米外的树枝砍去,树枝应声断掉,现在外放距离已经到达6米。
树林里的鸟儿渐渐增多,但是,一个个鸡贼得很,远远见到中云一轰而飞,根本不等中云靠近,中云也无奈,没法试验。
到队部的场院去试,又觉得太惊人,不够低调。
再等等吧。
看了看天,该回去了,中云喊了声:“大黄,走了!”大黄应声跑来,小狸猫不知从哪儿蹿出来了,跟在他们后面,见中云要走,紧忙蹦上大黄的后背,中云这才跑起来。
下山时大黄的头部前倾,小狸猫抓不住背包,一不小心从大黄背上掉落下来。中云停住脚步,回头看着,小狸猫凄惨地叫着,看到大黄停了下来,又蹭地一下跳上大黄后背。
这回中云放慢脚步,大黄也体贴地平稳跑起来,小狸猫这才从容起来。
回到院子里,小狸猫跳下来,围着中云打转,中云抚摸了它的头,给了点儿能量,小狸猫才心满意足地回屋去了。
随着天气变暖,谷雨节气到了,俗话说:“谷雨种大田。”各个生产队现在都开始种地了,队里的马和牛都被套上犁杖在地里犁地,后面跟着人插孔,女社员往孔里撒种,再后面有人穿着大一号的胶鞋踩格子,把种子压实。
淡黄色的大地,很快变成了深棕色。
过些日子,大地又变成了绿色。
种地时虽然也算农忙,但是,还不需要学生们帮忙,课还在正常上,但是,衣服却越穿越少了,天气热了嘛。
这天下午没有课,赵木兰对中云说:“我想找几本书看。”
中云想起开学的时候说的话,就对她说:“走吧,去我家。”
中云带着赵木兰离开教室回家,一路上赵木兰问了中云许多问题,都是关于学俄语的。
中云问道:“你能在半年之内把徐老师家的俄汉词典背下来吗?”
赵木兰迟疑了一下说:“你用了多长时间背下来的?”
中云说:“一个月。”
赵木兰盯着中云,吃惊地说:“这是真的?”
中云点头。
怪不得呢,赵木兰想,自己能吗?
中云是赵木兰见过的最聪明的人,能力超群,体育还好。反正跟中云在一起非常随意,心情也好。
到了中云家,中云打开书架的挡帘,让赵木兰随便挑书。
中云妈妈在家,公社里的事儿本来不多,处理起来很轻松,妈妈没啥事儿就会提前下班回家,又没人管她。
妈妈见中云带着女同学回家,就拿出糖和花生放在盘子里,端给赵木兰,赵木兰有点儿不好意思。
中云就给妈妈讲了赵木兰家住崔庄子,路途远,现在住校,食堂伙食不好,等等。
妈妈的同情心立刻开始发作,菜窖里还有几颗辣白菜,拿出一颗切好,找了一个饭盒整齐地摆放在里面,盖上盖子,放在炕沿上说:“姑娘,这个拿回去,吃饭的时候好下饭。”
又拿了一些糖果和花生,用纸包好,和饭盒放在一起,意思是都带走。
赵木兰脸都红了,连声谢谢。
中云把糖和花生都装进赵木兰的书包里说:“依你的性格,这些东西大部分会分给同宿舍的人。糖块就自己吃吧,别分了。”
赵木兰笑了,点点头答应着。
赵木兰找了两本书,中云把书和食物都装进她的书包里,要送她回宿舍,赵木兰不让,她不好意思,怕同学看到。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66010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660109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