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炮团来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镖爷要崛起 无限进化,从点石成金开始 重回高考前,学霸娇妻狂赚五百亿 剑影江湖之风云再起 重生那年1985 杀死那个黑莲花皇子 太幻妖师 当黑月光逃跑失败后 逆天凰妃:凤舞九天 侯门主母腰软难缠
天气已经很暖和了,社员们都开始种自家的自留地了,中云也把自家的几分地全种上了。寒假去二姨父管辖的后勤农场时,带回了几个超大的土豆,做为种子,也被中云种在了地里。
自家园3子里的菜地也都种上了各种蔬菜,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豆角、生菜、香菜、韭菜等。
韩华家的自留地也在中云的地旁边,一有空,中云就带着韩华去种菜,韩华在中云的带领下,这一年身体也强壮了许多。
韩叔在公社上班,每天都可以回家,有的时候也一起去菜地,中云就对韩叔说:“韩叔你回去休息吧,我们能把菜地种明白,等收获的季节您再来吧。”
韩叔说:“我也活动活动身子,不能总坐办公室。韩华这小子现在有进步,我也得鼓励鼓励他,一起干吧。”
中云也不好多说,三个人就一起在地里忙起来。
暑假到了,中云的妈妈带着妹妹去沈阳了,中云自己在家,每天和韩华一家一起吃饭。中云要自己做饭,赵姨不让,到了吃饭的时候韩华或者小红就会过来找中云。
中云也觉得自己做饭的水平不行,还能节省时间,就每天去蹭饭。
这是一个星期天,上午没有要干的活了,中云在家看书,韩华进来说:
“哥,你给我做一个风筝呗,这天气挺好的,风又不大,我想放风筝。”
中云说:“有线吗?要很长的线呢。”
韩华跑回屋找到以前在沈阳时放风筝的线盘拿来。
中云一看,说:“有线就行,我给你做一个。”
中云在院子里找了一根竹竿,用刀破成细条,编成一个蝴蝶形的框架,又在框架上糊上薄纸,在纸上用小红的水彩颜料画上蝴蝶的花纹,找好配重点,栓上细绳,在风筝的尾部栓上布条,又把线盘上的线绑在风筝上,风筝做好了。
韩华和小红拿着风筝欢呼着跑了出去。
院子前面的大地,玉米苗还没出来,中云告诉他们别踩了玉米苗垅,就放任他们去玩儿去了。
小红拿着风筝,韩华看好风向,放了很长一段儿线,
喊道:“放手吧。”
小红撒手,韩华跑了两步,风筝就起飞了。
东南风,3级,风筝越飞越高,附近的孩子们都看见了,纷纷聚集过来。
知青马哥也看见了风筝,见中云在院子门口望着天空,就喊:
“中云,过来一下,给你看个东西。”
中云走过去,跟马哥进了屋,马哥从墙上摘下来一个滑翔机模型。
模型是用细木条做骨架,在机翼上糊薄纸做的,很轻巧。
马哥说:“以前我们没下乡之前,在市里航模小组经常做模型,前两天没事儿的时候做了这个,看到你们放风筝,这个就送你了。这是牵引式的模型,像放风筝一样让它飞起来,抖一下线绳,脱钩以后,它就会自己飞很远,但是,你要自己琢磨着调整配重,让它飞得平稳。”
中云很高兴地接过模型,谢过马哥跑了。
回家找了一小段儿铁丝,做成一个圆环,出去喊韩华过来。
韩华收了风筝,跑过来问:
“啥事儿?”
中云说:“放飞机。”
中云拿过风筝的线盘,把风筝解下来,递给小红拿着。
将小铁环拴在线上,让韩华拿着模型,走到远处时将铁环挂在模型上,像放风筝一样就行。
韩华走出去30米,举着模型,挂上线。
中云绷紧线,喊:“放手。”
韩华撒开,模型被风吹上了天。
中云拉着模型又走了一大段儿距离,确保模型落下时能找到,就喊:“注意,飞机要飞走了。”
一抖线绳,模型与线脱钩了。模型飞机开始盘旋着滑翔起来,足足飞了两分钟才落地。由于有风的原因,落点很远,孩子们欢呼着追过去,捡起模型跑了回来。
嘴里还喊着:
“再飞一次。”
中云接过模型检查一遍,没有损坏,就说:“还能飞,再来一次。”
韩华拿着模型又跑出去,远远地举着,中云喊:“放!”
韩华松手,模型又高高地飞起来,这次中云几乎将线盘的线绳全放完了,模型飞机的高度约有80米。
中云手一抖,模型脱钩,开始盘旋,但是,空中风突然大了一点儿,模型飞机一边旋一边向远处飞去,孩子们呼喊着追了过去,由于只顾看天,没看脚下,有几个孩子摔倒在田里。农村孩子皮实,爬起来继续追。
模型飞机最后落在了西面的小河里,水很浅。有个孩子趟水过去把模型捡了回来交给中云,模型上的薄纸都湿了,从骨架上脱落下来。飞不成了。
韩华又继续放风筝,中云拿着骨架回屋了。
中云将模型骨架放在炕上,炕有点儿热。中云心想,如果模型做小点儿、轻点儿,炕上的热气流能不能让模型飞起来?
第一步是设计,中云参照马哥做的模型画了个图,将骨架部分尽量简化,尺寸大小跟一只蜻蜓差不多。
第二步是找材料,骨架一定要轻。中云看到院子里有去年的玉米杆,就拿了几根回来,用刀将玉米杆皮破成细丝弯成机翼,又用玉米杆里面的瓤子做了主体骨架,将机翼固定在骨架上,有主翼、尾翼和方向舵。
找了一张薄纸用少量稀释的米汤粘在机翼上,小心地将多余部分剪切掉。
中云将这个微型飞机模型放在炕头最热的地方,模型几乎一动不动,中云想,可能还是太重了,等它干燥以后再看吧。
看了一会儿书,中云过去观察模型,好像都干了,可是,还是没有能飞起来的样子。
中云突然想起了一种中药——阳起石,传说中的阳起石富含阳气,雪落上即化,太阳照射会产生升力。
可是上哪儿能找到阳起石?《本草纲目》上说:“白色阳起石为最佳,产于齐州齐山,齐山有一座小土山称阳起山。阳起山常有温暖之气,虽是寒冬,大雪遍地,惟独此山无积雪,这大概是此石阳气熏蒸的原因吧。”
又说:“阳起石一般人很少用,只有想成仙的人才服用。”
中云想,如果将阳起石磨的足够细,涂布在模型机翼上,会不会产生升力呢?
中云出门向公社医院走去,到了医院找到张叔,中云问张叔:“张叔,哪儿能找到阳起石?”
张叔想了想,说:“我以前在中医学院的药局里见过阳起石,从来没用过。你找它干什么?”
中云说:“我想研究它,做一个物理实验。”
张叔说:“需要多少?”
“50克。”
张叔说:“我写信给中医学院的同事要点儿,寄过来吧。”
中云说:“太好了,谢谢张叔。”
张叔说:“你不用谢谢我,现在就需要你帮忙,我这有几个患者需要针灸,你学完了针灸,现在要做点儿工作了。”
中云说:“好,今天有时间,我来帮忙。”
于是,张叔诊断,中云用针灸给患者打通经络,张叔开方子,护士去抓药。一通忙乎,就给患者全都看完了。
中云最擅长的是治疗急症,慢性病就需要先通经络,再由张叔开方吃药,补益经气,增加患者自身的中气逐渐调理恢复。
中云现在还没有学习方剂配伍等开方技能,所以,都由张叔负责。
中云一直认为,中医所谓的健康精髓就是全身经络通畅、阴阳平衡、精气神充沛。所有的病症都会表现在经络上,某个器官出了问题,一定会在相应的经络上体现出经络不通或经气不足。他的治疗原则就是:
1,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打通阻塞的经络;
2,用相生属性的紫晶能量补充经络的经气;
3,如果有必要,则疏通相表里的经络;
4,患者的经络经气能够正常运行了,则可以让其自己养精蓄气;
5,用药或食补使其生精化气直至恢复健康。
......
星期一,一支部队开进了英额门镇,大汽车拉着大炮一辆接着一辆,停在了学校的操场上,原来是SY军区的一个炮兵团到辽宁东部山区进行拉练,就是拉出去训练的意思吧。
公社武装部与各个队协调,要给部队提供住宿。
中云自己在家,武装部就将部队的3号首长和他的警卫员、通讯员、司机等安排在了中云家。
3号首长就是炮团的副团长,也姓韩,个不高,有点儿瘦,一看就很有学问。
3号首长一进屋就赞叹,是个好人家。窗明几净,东西摆放有条理。跟中云打了招呼,问过中云读书的情况,就招呼警卫员小殷子布置一下。
一辆军用吉普车开到院门前,几个战士从车上搬下来许多东西送进屋。
中云忙把大屋桌子上的物件都收纳到一个箱子里。通讯员打开一个箱子,将一部电台摆在桌子上,在桌子旁又架了个长条凳子,在上面安装了一个人力手摇发电机。又在院子里树立一根长长的天线,将信号线缆拉进屋,连接在电台上,又在电台边上放了一个小闹钟。
然后,通讯员就打开电台,招呼司机:“发电吧。”
司机看来是没别的事儿干,所以,发电的活儿就是他的了。
司机骑在凳子上,两手抓住摇柄摇动发电机,电台的指示灯亮了。
通讯员戴上耳机,旋转频率旋钮,听了一会儿,又在发报键上熟练地按了一阵,转头对首长说:“报告3号,已经与基地联系上了。”
3号喊:“警卫员!”
警卫员小殷立刻从外屋进来喊:“到!”
3号说:“去告诉1号,通讯联络已经建立,是否要向基地汇报。”
小殷说了声:“是。”就跑了。
中云安静地坐在炕沿上,有趣儿地看着他们忙乎。
快到中午了,3号首长知道中云自己在家,就告诉中云,这些日子你跟我们一起吃饭。
警卫员小殷和司机去了团部炊事班,端着饭盆和菜盆回来了,菜盆里装的是猪肉白菜炖粉条。饭盆里是大米饭。
中云去厨房搬来家里的小炕桌放在南炕上,又拿了碗筷过来,大家盛饭盛菜,坐在饭桌前吃饭。中云又出去了一趟,从一个坛子里盛了一大碗妈妈走之前腌制的夏天辣白菜端上来。
大家一看,哇的一声,太有食欲了。3号也没客气,夹了一筷子,吃了一口,太好吃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66011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660110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