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场动力收割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将异世界伪装成了游戏 八零真千金:三天后离婚?难啊! 开局加入聊天群扮演叶天帝 别人戏谑他听劝,三年练成断崖剑 医渊 闺女惨死后,年代老实人爹觉醒了 深陷于她 基层崛起陆天明王航 开局设计梦幻西游,成世界首富! 被甩后,挺孕肚被前任小叔娇宠
割稻子要弯腰,还要手握镰刀使劲儿,中云想如果只捆稻子可能会让他们轻松一些。
中云问李炳仁:“李哥,如果有台机器负责割稻子,割下来摆放在一边儿,人力只捆稻子,效率是不是会高很多?”
李炳仁问:“那台机器的速度怎么样?”
中云说:“一台能顶40人行吗?”
李炳仁说:“那有两台机器就等于多了80人,收割速度肯定快很多,10天内收完没问题,关键是人不会这么累了。但是,没听说有这样的机器呢。”
中云和李炳仁商量找连长老单说说这事儿。
单连长排在老知青队伍的第二位。
歇气的时候,俩人走过去和老单坐在一起,老单这两天看到了中云的表现,很佩服他的能干。
李炳仁说:“中云有个想法,他说可以造一台收割机,快速地把稻子割下来,摆放在右面,人工只负责打捆,你认为怎么样?”
中云补充说:“可以制造两台不用汽油、柴油的机器,操作者坐在机上,以每秒钟1米的速度收割,估计一台能顶现在的40人。”
单连长一听就说:“还有这样的好事儿?怎么解决?”
中云说:“我到哪儿能给沈阳打电话?”
单连长说:“那要去荣兴场部才行,下午炳仁带中云去吧,套上连里的驴吉普。”
驴吉普就是驴拉的小车。下午,李炳仁和中云套上小毛驴,去场部,怪不得叫驴吉普,只用了20分钟就到了农场场部。
到了总机交换台,登记后,中云给所里安所长打了电话,安所长正巧在办公室,他一听是中云,高兴极了,连忙把所里的情况简要地说了一遍,又问中云有什么指示,中云说:“马上派人把犀鸟送过来,根据地图导航,到大洼县荣兴农场平安河大队六连找李炳仁。另外,马上联络SY市农机厂,用新能源技术改造他们现有的水稻收割机,我这里急需,先弄到现有收割机的图纸,带过来我提改造方案,犀鸟今天就安排人送过来,我跟回去再办其他事儿。”
安科长说:“好,马上安排。”
中云撂下电话,对李炳仁说:“赶快回去,一会儿就可能有人找你,大队的人都认识你,不认识我,所以我让沈阳来的人找你就找到我了。”
李炳仁有点懵,沈阳人能这么快就来?飞也飞不到呀。
中云说:“还真是飞过来的,那架飞行器时速可达3000公里,到我们这儿才180公里,如果他们现在出发,我们回去时候他们已经到了,快点儿吧。”
俩人赶着小毛驴车飞快地往回跑,但是,还是晚了一步。中云看见自己的犀鸟在宿舍前的空地上停着,有几个没上工的知青围着看呢,听驾驶员问李炳仁,就说李炳仁刚刚赶毛驴车去场部了。驾驶犀鸟的是时光,四周看看,突然看见远处有一辆毛驴车飞速奔过来,车上的正是中云,他就笑了,对围着的人说:“不用找了,我要找的人到了。”
毛驴车到了犀鸟前面,中云跳下车,上前拉着时光:“小胖,派你来了?”
小胖子敬礼说:“是。”
中云对李炳仁说:“李哥,我马上回沈阳一趟,安排收割机设计制造的事儿,你跟单连长给我请个假吧。”
又一想,“算了,我现在送你去地里,直接给他说吧,登机吧。”
李炳仁上了犀鸟,中云驾驶,一飞冲天,马上就到了地方,降落在老单的旁边儿,老单吓了一跳。待看清下来的是中云和李炳仁,就走了过来。好奇的问:“哪来的大鸟?”
知青们也都围拢过来,好奇的摸着犀鸟。
中云说:“这是飞行器,现在我要回沈阳一趟,研究解决收割机的事儿,向你请假。”
老单说:“好的,去吧,我很期待。啥时候回来?”
中云说:“明天就回来,很方便,说话就到。”
中云登机,关上舱门,向舱外的人群挥手,垂直升起,转向北面,水平飞去,瞬间就没影了。
加速后,15分钟就到达了浑河上空,看见工农桥了,又看见了所里的铁塔,中云降落在楼顶,下来进楼,到安所长办公室,敲门进屋,俩人互通了情况,没有大事儿发生。
中云说:“那就先处理收割机的事儿吧,把相关人员找来开会交代任务。”
安所长打了几个电话,白岩、李班长、老刘、周景龙都到了。
大家看到中云没有感到惊奇,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中云下乡去了。
中云说:“农机公司联络过了吗?”
安所长说:“联络过了,他们制造过水稻收割机,但是,不太好用,卖不动。我们随时可以去看。”
中云说:“好,我们先说任务。
我这两天在盘锦收割水稻,发现他们全部用人工在收割,又累,效率又低,我想制造新能源收割机试试,要求如下:
一、机器类似飞毯,可以悬浮飞行;
二、收割刀部分参照农机公司的收割机即可;
三、先不用打捆,只要割完能整齐堆放在右侧地上就行;
四、当然不用任何其他能源动力,只用永久电池做控制电源。”
白岩主管机械部分,一听这个要求就说:“这个太简单了,去农机公司看看怎么改就行了。”
大家都是这个意见,于是就去了农机公司。
事先打了招呼,农机公司经理接待了他们,到后院看到了十几台水稻收割机,摆放在那儿还没卖出去。
中云等人围着看了一会儿,问了几个问题,就知道了,这台收割机是可以自动打捆的,但是,要带上一大捆草绳子,打捆功能不太好用,所以不太受欢迎。
中云看看可以去掉打捆功能、去掉柴油机、去掉行走动力和切割动力装置。简单改造就行。
于是,跟那个经理说:“我们要买一台收割机回去,我们自己改造一下,如果好用,我们会向你们公司提出改造计划,再订购十台,可以吗?”
“当然可以,有什么想法尽管提,我们会满足贵所的一切要求。”
中云让时光办手续、交款,把一台收割机运回所里。向经理告辞了。
下午,收割机运到了,发动以后,做几个动作,了解了它的动作原理。
开始拆机,把切割部分全部拆下。制作了一个平板,把收割机的切割部分重新安装在平板上,平板下面的场动力材料可以使机器漂浮起来,等于是把机器放在了飞毯上。
割刀部分的动力源位置安装了一台电动机,用永久电池驱动。
机器的前端有六根类似叉子的尖齿,可以插入稻子的行间,尖齿下面暗藏割刀,上面有拨叉能将割断了根的稻棵送到机器右侧,使稻穗朝右摆放到地上。
机构越简单动作越可靠。
明天到现场试试吧。
中云让大家把改装好的收割机捆扎好,准备用犀鸟吊回农场。反正回家和回农场用时差不多,他就不回家了。
整理完毕,中云向大家打了招呼就起飞走了。
下午四点半,中云已经到了六连的地头,青年们还在割地,李炳仁看见了犀鸟降落,就跑了过来。中云示意他把吊绳解开,犀鸟和收割机分离后,中云降落了。
中云对李炳仁说:“李哥,这是刚刚改造过的单功能收割机,我们试试吧。”
中云上收割机坐下,将两根操作杆之一向前推,收割机就向前漂移过去了,过田埂的时候,中云一拉另一根操作杆,整机就升高了,过了田埂,再推一下,机器落下接近地面。到了有稻子的地方,中云用前叉对准稻子之间的空隙插进去,打开收割开关,割刀开始动作,稻棵被切下来,又被拨插推向右侧,最后摆放在机器右侧的地面上。收割机以每秒一米的速度向前走,走过之处割下来的稻子整齐地排放在地上,稻茬又低有齐。
中云停下车,让李炳仁试试,李炳仁很快就上手了。
远处老单和一群知青都走了过来,见到收割的情景非常惊奇,这也太快了。
老单连忙指挥大家,别割稻子了,都过来捆吧,说话间,收割机已经走出去200多米。
捆稻子比割稻子轻松多了,不用一直弯腰、不用镰刀、不用手使劲儿。大家把距离拉开,每人负责一段儿。李炳仁已经开到地头了,他掉头往回走,开到大家所在的位置停了下来。
“这活太轻松了,还好玩儿,照这个速度,几天就能割完全部稻子。”
太阳已经偏西接近地平线了,老单说:“炳仁,你再跑一个来回,全连拉开把割下来的稻子全捆完就收工。”
李炳仁跳上收割机继续前行,他熟练以后,把速度提高到了2米/秒。
很快跑完一个来回。他下来帮助打捆了。
中云观看了机器的状况,觉得应该把底板加大,平时可以当做运输车用,收工时可以多乘几个人,还可以去海滩上收海蜇呢。
收工了,李炳仁开着收割机,中云开犀鸟,回到连里。
第二天,单连长调整了打法,他把全连的人清点一遍,有120人,先让李炳仁去地里跑了两个来回,又把所有人排开,每人负责十多米的长度,捆稻子,然后横移捆另一行,李炳仁只管割。
中云说他回沈阳再弄一台,早上就开犀鸟飞走了。
回到所里,中云给白岩交代了一番,让他们再改装三台,不要那些没用的部件,只要切割部分。把价格讲下来,改好以后,让所里的车送到农场去。
回到地里,一上午,一台机器已经割了64亩地。照这个速度,再有二十天就割完了,人还累不着。
当天收工以后,新老青年都很高兴,因为他们的腰不累,手不疼。
转天天刚亮,中云出门担水,几个老知青看到都过来把担子抢过去,不让他去。所有人都感谢中云做出的贡献。
吃过早饭,大家列队下地,有说有笑,一脸轻松,三连的知青看到了,有些莫名其妙,这些家伙没累着呀。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66011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660118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