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科幻科技 > 中魂云魄 > 第126章 一片汪洋

第126章 一片汪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亡命遗书 娱乐:狗仔也是人,麻烦尊重一下 一级一个新词条,各国天骄崩溃了 重生之首席翻译官 春秋霸主,你是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玄义霸仙 狐妖:开局让红红和容容给我打工 我一身仙法,镇压武道很合理吧 上门女婿唯唯诺诺,他偏要重拳出击 苏辰苏昊

中云笑着向他们摆手,驾驶犀鸟又去了二连,二连长正在发愁,突然看到窗外一架犀鸟出现,中云在舱内向他招手,悬停在他的窗口,打开舱门说:“二连长,我来救援你们。” 二连长看到舱内的食品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马上站到窗台上,中云让他找块板子从窗台搭到犀鸟上,二连长找了个椅子,放在犀鸟和窗台之间,中云拿给他100份套餐,告诉他,明天还会送餐。 二连的知青们得到消息立刻活跃起来,二连长找了一个门板,放上一个大盆,挨个屋子送餐,平安河的知青都认识中云,二连长告诉大家这都是六连梁中云从沈阳弄来的食品。 大家依然只能坐在炕上待着,屋里屋外都是水,什么也干不了。刚才还怨天忧人的知青们,吃饱了又有了活力,开始瞎白话儿、打扑克、下象棋。 中云驾驶犀鸟去了大队田书记家,问他需要多少份套餐接济老农,田书记留了100份。 中云又飞走了,他去了中央屯,到了庆叔家,全农场只有这里的地势最高,没有被水淹,但是,稻草全都湿透了,没法生火做饭,他给庆婶留下30份套餐,就去场部了,到了场部,这里也没有被淹,找到庆叔,问了灾情,靠近海坝的海滨大队灾情最重,这个大队全都是知青,来自沈阳朝鲜族一中,300多知青已经三天没吃饭了。 中云说:“我刚刚从沈阳带回来1000套食品,已经给平安河大队分过了,还剩470份,您看怎么分?” 庆叔说:“我跟你去海滨大队。” 犀鸟已经空出了位置,庆叔登机,俩人飞入雨中,海滨大队在六连稻田地的东南方向,在六连的稻田地里能看见他们的房子,他们很快就到了这里,这里靠近海坝,地势最低。所有的屋子都被水包围着,有些屋子里水已经上炕了,知青们全都集中到了最后一趟房里,这趟房子的地基最高,而且是砖房,相对安全。 男生女生坐在炕上从窗口向外望,外面雨还在下,遍地是水,300多米远的地方就是海坝,大海方向烟雨蒙蒙,天上乌云密布,现在是中午时间,但是,天光如傍晚时分,给人的感觉很压抑。 中云慢慢地降低高度,几乎贴着水面飞,前趟房没有人,第二趟房没有人,飞到了后趟房。 窗口的知青们看到了犀鸟,一起向他们挥手。 突然有个女生认出来庆叔了,她激动地用朝鲜语喊道:“庆叔来了!庆叔来救我们了。” 大家仔细看向机舱,真是庆叔,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中云靠近窗户,打开舱门,庆叔看到他们的大队长金宇权也在,问了情况。 雨下了三天,他们没有准备,伙房和水塘很快就被淹了,第二天他们就全都转移到后趟房来了。用大盆接雨水喝,食堂不能做饭,大米都泡在了水里,能吃的都吃了,生米、生白菜、大粒盐,可是他们还饿呀。女生坐在炕里面哭泣,男生望着大雨祈祷,如果这趟房也淹没了炕,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中云说:“先让大家吃点儿东西保持体力,然后再说。” 他给金队长递过去套餐,金队长分发给屋里的知青们,大家看到大饼和罐头高兴极了。男生帮女生打开罐头,大家狼吞虎咽地开始进食。 中云让金队长上到犀鸟上来,挨个屋子分发食品。300份发出去了。 中云让金队长也吃点儿。金队长哀声叹气:“这顿解决了,下顿怎么办?” 中云跟庆叔商量,中央屯有没有能集中住下他们的地方,庆叔说:“中央屯小学可以,那儿还没淹。” 好在天气不冷,中云让金队长通知大家每人带几件衣服或一个毛毯之类的过夜的东西,准备转移到中央屯小学。 金队长看看犀鸟,只能坐5人,“我们怎么过去?” 中云说:“你们坚持等半小时,我有办法接你们过去,请放心吧。” 中云对庆叔说:“我去六连调来9架收割机,我们已经改造过了,带防雨棚呢。” 庆叔说:“好的,我在这儿等你。” 中云上了犀鸟飞回六连,六连老单很有先见之明,他已经准备好了收割机,排在第二趟房子前面,中云说:“我们去帮海滨大队的知青转移到中央屯去。” 老单说:“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指令呢。” 老单自己开一台,六连的8个司机各一台,冒雨向海滨大队驶去。 老单他们改造的收割机想的很周全,四周都用PVC布遮挡住了,前面用的是透明农膜,就像一个长方盒子在空中移动。 平台上的机械都已经拆掉了,能坐9个人。 只用了10分钟,9架收割机就到了海滨大队,已经准备好的知青们从窗口跨上收割机,每台挤进12人,都站着互相扶着。犀鸟里也进来4个人,包括庆叔。 到了中央屯小学,庆叔把他们安排好了,中云就把庆叔送回办公室了。 9台收割机来回几趟,把海滨大队的知青全部送到小学,又把犀鸟上的食品全都留给金队长。金队长握住中云的手一个劲儿的表示感谢,中云用朝鲜语说:“不用感谢,我明天还会过来,给你们送食品。” 金队长突然听中云说朝鲜语,愣了一会儿,也用朝鲜语说:“原来你是朝鲜族?”旁边有一个女生说:“队长,你不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平安河六连的梁中云呐。” 金队长突然想起梁中云是谁了,荣兴农场大名鼎鼎的梁中云呐,庆场长多次夸奖的就是他呀。 这次是中云来救他们了,果然名不虚传。 海滨大队300多知青都安排好了,中云让老单去场部请战,看看哪里还需要救援。 庆场长看到六连的收割机装备,也马上让农机连改造收割机,四周全部用农膜蒙上,只开了一个上下人的口。 庆场长说:“六连可以回去了,农机连12台机器够用了,现在各大队还能挺,就是缺少食品,我们已经和县里联络了,下次空投地点在中央屯小学操场,收到以后,我让农机连分头送给需要的大队,你们有中云在,我就不操心了。” 中云跟老单说了声:“我去筹备食品,明天上午回来,你们先回去吧。”老单带着收割机队伍走了。 中云起飞,伺机穿过云层,升高到2000米,向四周望去,脚下都是厚厚的雨层云,云层上面太阳明亮。 仔细观察,云层在向东移动,他又爬高到3000米,看到西面的云层已经变薄了,云层出现了缝隙,向西飞了200公里,云层确实有了间隙,变成了大片积云。 他悬停在空中观察了几分钟,云层在向东偏南移动。再往西,就没有大片的雨层云了。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雨就会停了。 俗话说:“云往西雨淅淅。”现在云往东了,西面没有雨了,看来雨要停了。 但是,水可不会那么快退下去。还是要准备食品。 他转头向沈阳飞去,20分钟到了所里,后勤科已经准备了300桶压缩饼干,每桶十包,内含咸肉松、维生素。中云认为这个更实惠。中云让他们再准备1000桶,以赈灾的名义记账。中云到食堂去找吃的,他从早上到现在还没吃过东西。食堂勇士奇马上安排给他做了一大碗阳春面。 中云边吃边跟他聊,告诉他,七一的时候去过他阿爸阿妈的蒙古包,他们过的挺好,还招待首长们吃了一顿蒙古特色饭。 勇士奇说他今年也会休假回呼伦贝尔,中云说:“你定好日子,我送你回去,再打几只黄羊。” 勇士奇说:“那可太好了,你一定要在阿爸的蒙古包睡一宿,我们一起喝马奶酒。” 中云说:“好啊,我带着安所长和你们科长、班长一起去行吗?” “太好了,那我可要告诉他们了,他们总听我说烤全羊的事儿,馋的不行了,我一定给他们露一手。” 约好国庆节回去,中云也吃完了面,回到办公室,他把白岩科长找来,商量设计马格力酿酒设备的事儿。他让白岩抽时间去老龙口酒厂了解一下白酒的酿酒工艺和设备,参照着设计马格力米酒的酿酒设备。过几天他会拿出一个米酒的酿酒工艺说明书。 傍晚,他开着装满压缩饼干的犀鸟回家了。 回到家,家人都在。 晚饭时,中云给家人讲了盘锦水灾的情况。 爸爸说:“人家都在受灾,你怎么自己回来了?” 中云把回来找食品、帮忙转移受灾知青的事儿都讲了一遍。告诉他下午筹集了300桶压缩饼干,明早赶回去继续救助受灾的知青。 爸爸才点头不说话了,妈妈知道爸爸的性格,对中云要求极高,她总是心疼儿子,帮儿子说话,年初刚刚经历了地震,差点儿小命就没了,这又是水灾,冒雨冒雷飞来飞去,救助别人,所以就跟爸爸不愿意了。 “你咋那么狠心呢?孩子送到盘锦了,天天劳累也就算了,还要冒险。让他回来到研究所上班得了,免得我天天担心。” 爸爸说:“孩子就得经风雨见世面,他的命运由他自己决定,盘锦怎么也得干满一年,免得别人说闲话。” 二姨父说:“有时候自己也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听后勤部老部长说,解放军总部已经知道中云的事迹了,可能会有想法,到时候可能身不由己。” 中云也是这么想的,他一个年轻人,怎么想也不会对国家大事有什么影响,顺其自然才是真。 第二天早上,中云驾驶犀鸟往回飞,到了盘锦他特意向西飞出去100多公里,这边儿已经晴天了,他折返向东,云层继续向东移动着,看来大洼县很快也要转晴了。 到了六连,雨已经小多了,水还没有退去,他给老单、三连、二连各送了50桶压缩饼干。又飞到中央屯小学给海滨大队的知青60桶压缩饼干。够他们顶俩天了。 中央屯小学离庆叔家有100多米,中云去了庆叔家,问庆婶赵英子家在哪儿,庆婶说:“西面的房子就是。” 中云过去看到屋门开着,赵英子在门厅坐着发呆呢。中云喊了一声:“英子,你干嘛呢?” 赵英子一看是中云,忙站起来说:“你找我?” 中云说:“我找姑姑。” 英子朝屋里喊了声:“阿妈,中云找你。” 英子的妈妈看到是中云,热情地让他进屋,中云感到屋子里面炕是凉的,就问:“姑姑,这几天没烧火吧。” 英子妈妈说:“稻草全湿了,没法做饭了,之前净吃饼干了,昨天还好,吃的是你送来的大饼和罐头。” 中云说:“雨马上就要停了,天很快放晴,太阳一晒稻草就干了。 我又拿了些吃的,先对付两顿吧。” “姑姑,我今天来是想向您学习怎么做马格力米酒的。” 英子的妈妈接过中云给的一桶压缩饼干,说:“好的,今天有时间,我给你说说吧。” 家庭制作米酒很简单,泡米、隔水蒸熟、掺入酒曲、兑水、在适当温度放置36小时以上,米酒就渗出来了。 做的米酒好坏与工艺和酒曲有关。 英子妈妈的酒曲是从延边老家托人弄来的,她的工艺又比较细致标准,时间火候掌握的很好,所以,中央屯就数她做的米酒最好喝。 中云做了记录,说回去研究设备,以后她就不用手工制作米酒了。 天晴了,水开始退了,淹没的稻田里的稻子又露出了水面,太阳晒了两天就站直了。六连的稻子看上去直挺挺的,没受什么影响。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9930/170738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9930/1707389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