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科幻科技 > 39个垃圾桶之长生虚境 > 第十三章 失眠的解药

第十三章 失眠的解药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怀上渣男死对头的娃后,我杀疯了 遮天之阴阳共济 全家妖怪,就我人类 盗墓:小小葫芦勤奋养家 网游:我有超神级天赋林天浩周小胖 全职法师:我的魔法离了个大谱! 甜恋情深:捡个白切黑老公 都市之仙王重生 从看到经验条开始

如果 遇见一个朋友 或许 要求一个拥抱 他的肩头 是治疗孤独的解药 【】 试将枕头拗成肩头的模样 摆弄了一晚上 除了失眠 什么也没有得到 【】 今后 你压着枕头 孤独枕着我 你和我 都睡不着 【】 如同 时间将孤独扔还给你我 寂寞和懦弱 手牵手 整晚醒着 【】 陈小新已经失眠了好几回,她为自己写了一首诗歌,也计划在将来送给邱斯豪。 她还是不适应乘坐亚云子飞船。亚云子发动机的嗡嗡声,让她感觉仿佛有微小的电流漂浮在四周,她敏感的皮肤总是瘙痒,因此很难睡得踏实。她这个症状很多人都有,医生还给这种症状起了一个好记的名字,叫做“亚云子皮炎性失眠”。如果愿意抹一种粘稠的药水,便能止住瘙痒,那么这个嗡嗡声音倒是很有催眠的作用。 既然睡不着,她就看书。她的背包已经从军方的保管仓库取了出来,她从里面掏出一个略显陈旧的电子墨水屏,找到那本名叫《亚云子往事》的图书,随意地翻动起来。这本电子书是他爸爸留下的,上面还留了不少爸爸做的笔记。当她想家想爸爸的时候,她便看这本书。 由于看得次数实在太多,即便这本书有200万字,但陈小新几乎是可以倒背如流了。她跟爸爸一样,非常崇拜亚云子的发现者。虽然发现者的名字仍是一个秘密,但这本书里藏了很多线索,让陈小新非常着迷。 陈小新不喜欢书中关于战争场景的描写,她总是有意无意地跳过这些内容。爸爸也很少在这些地方记了笔记,虽然他是一名防卫队战士,但对于战争并不热衷的。 亚云子的发展历史,与冰块战争的历史是交织在一起的。早在冰块战争爆发前,云子的实验已经开始,到2039年亚云子的理论便相当成熟了。那他们在芯片制造、核聚变、量子通讯以及新能源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些进步能在战争、核污水、海平面上升等复杂险恶的环境中诞生,是非常不容易的,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科研者的风骨。 在所有这些科技进步中,亚云子技术一开始并不受重视。究其原因是,那时核聚变技术已经到了大规模应用的最后阶段,彻底解决能源问题的曙光已经出现,对其他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便没有那么的急迫。另外,亚云子运行的物理条件实在过于苛刻,“包裹体”也尚未出现,这项技术便在实验室里坐了冷板凳。 亚云子技术后来被重视,乃是东方古国为实施“雨神计划”等十余项伟大计划的需要。由于亚云子能产生同一方向上能级很高的高能辐射,是阻断大气水循环的首选技术,因此便又被核工业部从量子二部的仓库里请了出来。 在核聚变技术获得成功并大规模应用后,能源问题就不再是瓶颈了。与其他国家打冰块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东方古国在面对大规模核污染和海平面上升的问题上,制定了一系列伟大的计划。这些计划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在最大范围内、最大程度上尽可能多地保全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包括雨神计划在内,他们先后推出高山计划、巨龙计划、海绵计划、玻璃屋计划和吸管计划,在青藏高原、天山以及阿尔泰山等高海拔地区建立污染隔离区,将超过6亿人口妥善地进行安置,免受灾难侵袭。 强权或许能以协迫、威逼等类似的方式将几个国家暂时绑在一起,但只有真正的合作共赢,才能令他们真心实意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并不仅仅是开放贸易口岸、互派大使、建立离岸军事基地这样的牵手,而是他们的人民的心真正地走到了一起。不需要任何的协迫或威逼利诱,人民自然会用眼看、用心感受,最后为他们的国家选好携手前行的人生伴侣。 都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在灾难面前尤其如此。透过纷飞的战火硝烟,亿万双智慧的眼睛就格外地清澈了。 建设月球与火星永久基地的“美好家园计划”则更加的宏伟。在2040年登陆火星后,依靠“蓝色光环”聚变飞船强大的运输能力,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人们便在月球和火星建成了可容纳超过1亿人的基地。 很难想象上述计划是在2030年至2050年之间这短短的20年中完成的。那个时候的先人,几乎没有失眠的问题,他们经过一整天超负荷的工作,倒头便能睡着。那时全国人民,全联盟的人民,在同一个目标下,日夜奋战,各种大型基建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家的西部,非洲的中部和北部崛起。 如果一定要找几句诗歌来形容这伟大的景象,那摘取20世纪一位伟人的词句就再合适不过了: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每当看到此处,陈小新便都觉得热血沸腾。她很羡慕那个时候的人们,为了挽救危局,最大程度救助更多的同类,他们敢于削平高山、抽干大海、奔赴月宫、远渡异星。他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紧密团结、日夜奋战、永不失眠。 而现在的人们,仅是在先人们摘下的大树下乘凉而已,反倒是嫌弃这、嫌弃那,为了争夺一点点太空黄金,就能刀兵相见。整日整夜沉浸在虚拟世界和短视频之中,还要依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如果古人知道这些被挽救的后代是这个活法,活得这样的出息,估计要气得跳脚。 邱斯豪也有了失眠的问题了。他并不是因为沉迷游戏,而是被余下的三道谜题困扰。由于对张参指定的路线越来越怀疑,他便想尽快破解了谜题,将100个比特币中的90个捐给慈善机构,立一个惊天伟业的大功,换一个理所应当的特赦,好让自己回到自由的世界中去。 这几天他觉得第一行谜题的答案,“LJFL”这四个字母,是越看越奇怪了。作为一道面向全世界的谜题,将“最讨厌的什么”解释为“垃圾分类”是不是有点狭隘了? 毕竟有的人是很喜欢垃圾分类的,特别是有些环保人士,他们简直将垃圾分类当作无所不能的存在。事实确实如此,自从火星联盟政府取消了垃圾分类,有些人就不知所措了。这些人仍然会在家里把垃圾分好,然后闭上眼睛扔进不需分类的垃圾桶里面。这样还不够,有些人还会跟了垃圾车,看看这些混装的垃圾究竟如何的处置了。是不是还是像以前一样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尤其是宝贵的可回收垃圾,是否进行了回收利用?当看到所有的垃圾都是一股脑地扔进火星的熔岩管道里,他们中有很多人便都睡不着觉,得了失眠了。当然这些情况,关在安全局的邱斯豪是无从知晓的,他并没有联通外界的网络可以用。 邱斯豪在“LJFL”四个字母上下了不少功夫,他把几个字母横排、竖排,颠来倒去,期待发现新的线索和灵感。 也不知怎么的,他想起了不少的古诗。马巴久教授曾经在地球考古科的小房间里,吟唱过远古的诗歌,都是四个字的。马教授非常喜欢一部名叫《三国演义》的远古小说,那里面就有不少这样的诗歌,而教授沉溺的一首,是这样唱的: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邱斯豪对于自己还能记得诗歌的全文有些意外,他只是在玩游戏的时候听教授吟唱过几遍,竟然是能背了下来。 诗歌果然是要吟唱的,吟唱果然是能加深记忆的。 邱斯豪其实不知道这首诗歌的汉字该如何准确地书写,比如说“螣蛇乘雾”,他是以为可以写成“疼舌成悟”的。这些远古的诗歌,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其真实的含义了。 邱斯豪有一个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思想不应该过分依赖字符的,字符在某种意义上是限制想象和思维的。马教授给邱斯豪讲过一个故事,说那个伟大的成吉思汗,他的部落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便叫传达军事指令的传令兵将命令编成一首歌,先在大汗的帐篷里唱一遍,然后又在战场另一头的帐篷里唱一遍,就算是传递了指令。 在没有文字的岁月里,惊心动魄的命令就是一首一首的诗歌,一曲一曲悠扬的号子,回响在历史的长廊之中。 因此邱斯豪认为最好的记录,乃是将声音、光线等全息信息完整地记录下来的技术,在古代没有这样的技术,才只好求助于信息含量很少的文字了。邱斯豪的理论在某个方面是得到印证的,现今人类已经能做到无损保存各种信息,文字的使用确实大为地减少了。 邱斯豪又将马教授经常吟唱的四言诗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当轮到“老骥伏枥”四个字的时候,邱斯豪便不自觉地站了起来: 老骥伏枥:LJFL! 垃圾分类:LJFL! 邱斯豪快要找到失眠的解药了,他感觉解药便在那些美丽的四言诗之中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000/166128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000/1661284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