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微光灯塔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修仙从成为妖兽料理大师开始 悟性逆天,修炼秒升魔道圣人 你是我的命中偏爱 退婚不成,反被岳父捧成顶级纨绔 从此音尘各悄然 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 曼姐离婚后,她的温柔让我长大 神豪:我真的是大反派啊秦朗沐语嫣 伏天鼎 盘龙出狱,你真当我是个保镖?

在更远的过去,塔里木盆地是在海里的。如果那个时候也有学会了航行的智慧生命,或许他们也会在塔里木海的东岸耸立灯塔,为启航和归来的船舶指明方向。 大约在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向北漂移,最终与亚欧板块相撞。由于印度板块是一块坚硬的整体地台,在其挤压下,东亚陆块发生挤压变形隆升,最终形成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所在的塔里本地台也是一块坚硬的陆块。在塔里木地台的抵抗之下,塔里木盆地南侧形成了高耸的昆仑山和阿尔金山。而其传递的挤压力也导致天山发生二次隆升,变得更为高峻。塔里木地台没有发生太大的抬升,最终形成了塔里木盆地。 有些伟大之所以无可辩驳地成为全人类认可的伟大,乃是她的规模非同一般且惊天动地。凡是在太空中仅用肉眼就能看到的地球上的事物,都是“伟大”的。曾经的万里长城是伟大的,黄河长江也是伟大的。 2042年至2045年期间,发生在塔里木盆地的伟大,不但可以在太空中看见,而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在亚云子理论成熟后,便被很快地用在了“高山计划”之上。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无核污染的自然环境,必须要解决核污染通过大气循环扩散开来的问题,否则海洋中的核污染很容易扩散到大陆之上,从而污染本就十分稀缺的高山冰川资源。 说简单点,就是要防止老天下雨。 都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无法阻止的事情,一般人就说“随她去吧”,但东方古国的人不一般,他们要跟老天商量这个问题。 他们曾经尝试了多种方法,比如建造超大型的塑料大棚隔绝水汽,使用巨型的激波风扇吹散云层,但这些尝试,都不尽如人意。 六亿多人不可能生活在塑料大棚之中,人类需要的生存条件并非是菠菜、西红柿等蔬菜可比的。只有在地球上造出一块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大小地方,维持其自然的生态环境,才有可能保证六亿人民的基本生存。最终先人们在亚云子中找到了答案。 利用亚云子发出的高能辐射,建立起四道光的高墙,将青藏高原和天山至阿尔泰山之间的高原隔离在全球水汽循环之外。再利用冰川融水和南极运来的大量冰块,向塔里木盆地蓄水,形成一个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的“内海”,这样便造出了一个缩小版的“海陆新世界”,也成为了六亿人的伊甸园,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新家园”。 在这座伊甸园之中,没有严重的核污染,有干净的水可以饮用和灌溉,天空仍然是蓝色的,有阳光也有雨露风雪。人们在天山脚下的“塔里木海”中扬帆航行,将一船船肥美的三文鱼和各种海鲜运送到“罗布泊港”。罗布泊港处在塔里木海的东北方向,这里的深度是塔里木海中最深的,这里的海水也是塔里木海中最蓝的,而有幸从外部世界抵达这里的人民,也是最幸福的。 人们在罗布泊港的岸边,引出一束亚云子的微光,做了灯塔。这束瞬息万变、色彩斑斓的微光刺破苍穹,在大气电离层的伤口处显出了绿色的极光,画出后羿射日一般的景象。他们不愧是神的后裔,龙的传人,用这微光灯塔撑起了即将崩塌的天空。 真所谓“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真乃是“吹倒昆仑填海水,更出桑田千万里。” 真不愧“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在高山计划获得巨大的成功之后,东方古国也没有忘记仍然挣扎在战乱与死亡边缘的友好国家。2045年至2050年之间,他们便又在中非高原、阿拉伯半岛至中亚高原一线,圈出一个“第二新家园”,将红海变做第二家园的内海,同时对红海、黑海、里海进行了“去核污染过滤”,由此又成功解决了八亿人的生存问题。 第二家园建立后,冰块战争便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那些囤积了大量冰块的商人,很多都破了产,有不少是淹死在自家的冰水池子里面的。 灯塔从来不只是一束光,或仅是一座塔,她代表了已经在岸上的人们,对仍在海洋中勇敢但艰辛地航行着的人们的深刻记挂。在变幻莫测的海洋中,最怕迷失了方向。迷失方向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据说是受到了海妖的迷惑,为着藏在海底的宝藏,陷入了迷雾就再也出不来了。灯塔对于这些人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他们的双眼里只有金银的微光,从不见真正的光明。 欧洲、美洲的很多年轻人,看过了自己的国家在冰块战争中的贪婪,听了远在东方的“塔里木海”和“第二新家园的三大洋”,便义无反顾地远渡重洋,像他们远古的祖先一样,勇敢地寻找新的大陆。当他们终于看见了罗布泊港的灯塔的微光,无一不热泪盈眶。东方古国对这些年轻人是宽容的,也不忍心关了大门,如将他们赶回去,毕竟即便他们能侥幸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们的冰块又能支撑多久呢? 冰块总有挖完的一天,净水总有耗尽的一日,他们岂能不知道吗?因此他们最终向东方古国派出了使者,希望将亚云子的火种带回去,也给他们的天空建起阻挡核污染的高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们也有这一日啊!东方古国并非忘了他们以往的所作所为,但为了全人类的延续,还是伸出了友好的橄榄枝,毕竟他们的人民是无辜的。 在2050年至2078年期间,冰块战争已经成为过去,人类世界前所未有地团结。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火星联盟于2050年成功组建后,人们又将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进行了扩容,并利用亚云子技术在第一新家园和第二新家园的伟大实践,在月球和火星分别建成了“第三新家园”和“零号新家园”。 2042年至2078年期间的这段时间历史上也称为“亚云子景气”,人类世界仿佛已经从核污染的悲痛中走了出来,而残酷的冰块战争的伤口逐渐地愈合了,但谁也想不到,2079年元爆的惊雷,又将人类带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当美丽的第一新家园、第二新家园被无情地摧毁,当罗布泊的灯塔骤然熄灭了,全人类唯一能做的,便是逃亡。 姚依思听了张参讲的“亚云子景气”的历史,对美丽广博的塔里木海和罗布泊港岸边的微光灯塔无比的向往了。 微光灯塔让姚依思想起了她的哥哥。根据政府的倡议,很少家庭有两个孩子,而姚依思是信运的,她有一个双胞胎哥哥。 除了量子通讯之外,或许只有双胞胎之间才会产生如此奇妙的“心灵感应”。姚依杉和姚依思之间的感应连接,早在妈妈的肚子里便形成了。同生共长,也让两兄妹拥有了类似的气质。 两个人互相思念达到一定的强度,就会产生磁场。依杉与依思,仿佛是结伴的正云子与反云子,他们手牵手在同一个点上旋转和跳跃,迸发出美丽的光芒与和谐的共振。 依杉与依思的兄妹之情,一定如同他们父母的爱情,会是“一生一世”的。 姚依杉是火星灯塔的管理人,在妹妹想他的时候,他正环绕着奥林匹斯山顶的大海巡视。这个人造的大海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作“雅典娜”。 奥林匹斯山,拉丁语:MountOlympus,位于太阳系火星北纬18.65度,东经226.2度,是火星家园上最高的山,高度为21.9公里,也是火星上最大的火山,占地30万平方公里。这里非常适合建造亚云子屏蔽罩,亚云子射向星空的高能辐射,在磁力系统的干预下,向粘了露水的花瓣一样自然下垂,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护盾”,像一把大伞把整个奥林匹斯山保护起来,使居住在“零号新家园”的人们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 在“零号新家园”的很多地方,已经不再需要穿宇航服。在亚云子能量护盾的保护下,“雅典娜”从山顶恩施雨露,奥林匹斯山的土地已经变绿。护罩之内的气压接近地球大气水平,空气也非常清新,鸟语花香。 正所谓“上界神仙府。谁移来、登瀛堂畔,五云深处。江水一弓山万朵,竹外梅花千树。”这片方圆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恰如希腊神话描绘的奥林匹斯山上的“神居”。而姚依杉便是奥林匹斯山神居最为重要的保护者之一,他是一名优秀的“火星灯塔”护卫队战士。他的使命神圣而重大,亚云子护盾的安危关系到一亿人民的安全,如没有坚定的信念与强健的体魄,难堪此任。 陈依杉每次出塔巡逻的时候,在每天特定的时间,他便抬头仰望地球的方向。由于地球的反照率比较高,大约有37%,因此除了火卫一与火位二,地球便是火星夜空中最大最亮的“星星”。在这个“星星”的旁边还有一个灰白色的亮点,就是他的妹妹要去的地方了。 姚依杉知道月球上也有一个以女神命名的大海,也有一座亚云子灯塔守护着大海的子民,有机会他也想去看一看。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哥哥对妹妹想念的目光,穿越了2.25亿公里的距离,用了75秒,落在了妹妹的心里。妹妹对哥哥的思念,乘了地月的星光抵达了奥林匹斯山顶,也用了75秒,成了映在哥哥亮黑色眸子上的两点星光。 他的眼里有光,他的心里有爱。 他是一名勇敢的灯塔守护员。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000/166128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000/1661284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