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曌华 > 第三十七章 论武

第三十七章 论武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天渊陈青源董问君 开局摆烂,被战队老板偷听心声 甲鱼修仙记 穿书后,男主成了我腿部挂件 绝世强者 白日鬼行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同时穿越万界,还要深蓝加点 凤归天阙 梦启东梁

李良钦所说的疗伤圣地,正在蓬州境内的凤皇山。 几人商讨一番,决定先进蓬州城采买些食物饮水,顺便歇一歇脚。众人乘车进城,只见男女老少俱都戴着白色头巾。 陆炳大为好奇,忍不住左顾右盼:“诶,这是城里什么大财主过世了吗?怎么人人都带着孝啊?不对啊,这戴孝怎么就带着个白头巾。莫不是此地贫穷,只能给人扯出做头巾的布吗?” 李良钦赏了陆炳一脚,笑骂道:“看你那个没见识的样子。这川北自诸葛武侯过世后,人人都戴白头巾,以示缅怀武侯之意。咱们一路上也遇到不少人戴着白头巾。真不知道你这眼睛往哪看呢?” 陆炳揉了揉屁股,说道:“这一路上无聊的要命。我哪有那闲工夫看人啊?有时间我都去睡了。” 几人正说着,就见前方正街上人头攒动,好生热闹。李良钦等人看去,只见正街正当中摆着一个高台,上面挂着两杆大旗,大旗上写到:“十三省中无敌手,日月之下第一人。”那旗下摆着十八般兵器,又放着一张长桌,桌上摆了数十锭官银。那桌后站着一人,高声喝道:“还有没有人敢上来比试一番啊?刚才那个输了,灰溜溜地逃了。台下若是有好汉,就别学那个怂包。来来来,只要上来打倒我们少爷,这桌上的银子任您拿取!” 他这话一出,台下一片交头接耳之声。众人说了半晌,却又无一人敢上台去。 那人看了,摇了摇头,说道:“看来是没人敢上来了。既然如此,那这银子我们可就收回了!” 正此时,只听台下一人大喊道:“我来!” 接着,此人便纵身一跃,跳上高台。 桌后那人一见,喜上眉梢,急忙跑到台后报告。不多时,只见一衣着华贵的青年缓步走上台来,身后跟了几个端茶送水的小厮。 那青年上得台来,抬了抬眼皮,打量了那个上台之人。随后脱去外袍,交给小厮。又从小厮手上拿了茶水饮过,这次开口说道:“你是何方人士?哪门哪派的?会些什么武艺?” 上台之人躬身行礼,回道:“小人河南汝州人士,姓曾名复。不才,曾做过几年少林俗家弟子。会使些枪棒。” 曾复声音洪亮,就是李良钦他们也听的一清二楚。 陆炳好奇地问道:“师父,这少林寺还收什么俗家弟子啊?” 李良钦颇为不屑地说道:“收。老和尚们还靠着这个赚钱呢。” 台上的青年听了曾复自报家门,不为所动。他只是淡淡地问道:“既是河南人士,如何到了川蜀?” 曾复附身答道:“小人自此出了少林门庭,便四处漂泊。有幸路过贵宝地,见主家搭台比武。一时技痒难耐,这才登台讨教。” 那青年点了点头,说道:“嗯。曾……曾复是吧?我也不欺你。小爷我姓刘,大名见昭。也曾随师父习得些武艺。如今在这城内搭台,为的是与天下英杰讨教。你既然有此胆量,我便与你玩耍一番。” “多谢赐教。” “你用什么兵器?” “额……就用这枣木棒吧。” “你去拿就是了。来啊,把那马槊与我取来。” 二人取了兵器,各自拉开了架势。曾复按耐不住,抢先攻入。一条棒使得是花团锦簇,叫人目不暇接。刘见昭见他来攻,擎起马槊相迎。一杆槊使得是大开大合,叫人胆战心惊。 这二人斗得激烈,台下喝彩声不断。 而另一边,俞大猷的眉毛也随着喝彩声上下起伏。 “师父,他们这……” 李良钦只瞄了一眼,就退回车厢不去看了:“花架子。” 陆炳也忍不住说道:“少林寺就教出个这啊?” 俞大猷将脸埋入掌中,说道:“这不是闹呢吗?你看看这棒使的,乱七八糟的。还有那马槊,哪有那么用的啊?这是从哪学的这些花里胡哨的招式了?都快赶上京城天桥下面打把势卖艺的了。” 李良钦冷笑着说道:“江湖上所谓的游侠大多就是他们那个德行。你看看他们那个脚步,你就知道他们没学点什么正经玩意。手上的功夫更别说了。我就是不用看,我都知道他们两个连握棒和槊的位置都不对。就这还摆擂台呢。丢人现眼。” 此时曾复与刘见昭已经打了五十招开外了。二人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啊。谁也打不败谁。 刘见昭此时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从容。他心里急切:若是败在此人手中,这名声不就扫地了吗?更何况若是让教师知道,自己免不了又是一顿皮肉之苦了。 想到这里,他暗下决心:看来不用教师教给自己的杀手锏难以取胜。他急忙调转马槊,先是架住曾复的枣木棒,然后马槊顺着枣木棒而下,直戳向曾复右手。曾复急忙撤招后退,刘见昭却突然变招,马槊直刺往曾复脚踝。 曾复此时已经撤招,哪里还能抵挡。他只得快步退去,却不想那马槊杆长,始终朝着脚踝而去,却是避无可避。 眼见得马槊就要刺中曾复脚踝,台下众人皆目不转睛。突然间,一柄利剑飞来,直直挡在了曾复脚前,把那马槊的攻势阻挡住了。 众人尚未反应过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就见一人昂首立于台上,位处曾复与刘见昭之间。 来人正是俞大猷。 还不待刘见昭与曾复开口,俞大猷率先开口问道:“你这赵子龙十八枪是跟谁学的?” 刘见昭毫不在意俞大猷说的话,他反而更在意俞大猷唐突上台:“你是谁?” 俞大猷将手背到身后,说道:“你别管我是谁。我且来问你,你这赵子龙十八枪是和谁学的。你适才所用的招式,不过是些打把势买艺的花招罢了。可刚刚那一招,分明就是军队教授士卒习练的战阵招式。如果没有人指点,你不可能会。” 刘见昭面露不屑,他举起马槊对准俞大猷面庞,讥笑道:“小爷再问你一遍,你是谁?敢搅乱我的比试,不要命了吗?” 俞大猷不以为意,盯着马槊的枪尖说道:“所谓马槊,不过唐人用来称呼骑枪的叫法。马槊的招式,即为枪法。而枪法高超之人,必是剑术拳术高强之人。我观你脚步杂乱,肩膀无力,却不是个使枪之人。想来教你的人也知你天赋平平,这才教了你几式速成枪法,也就是赵子龙十八枪。你不知道,倒也正常。” 刘见昭顿时大怒,他挺起马槊,直往俞大猷面孔刺去。俞大猷波澜不惊,微微一歪头,躲了过去。随即躲闪几步,走到曾复身前。不待曾复言语,就从他手中夺来枣木棒。 刘见昭穷追不舍,手中马槊好似出水蛟龙,不断刺向俞大猷。俞大猷则不慌不忙地用枣木棒招架,一边招架一边说道:“所谓枪法棍法,大同小异。棍法之初,即为枪法之简化。然而枪大多临阵对敌,江湖中人少有使用。大多所习,都为棍法。故而传世枪法极少,而棍法较多。如宋太祖盘龙棍法。但我朝太祖开创天下,凭的就是骑枪。所以我朝军队中枪术高手一直不少。看你出手,虽然平凡,但也有些意味。我是越来越好奇教你的人究竟是谁。” 见俞大猷这般气定神闲,好似闲庭信步一般,刘见昭愈加恼怒。他不顾枪法,把那长长的马槊横着抡起来砸向俞大猷。俞大猷见他门户大开,不再招架,他当即用枣木棒直挺挺戳中了刘见昭的手臂。他只道自己已然留力,却不想刘见昭被枣木棒击中手臂后弃了马槊,抱着手臂倒在地上放声大哭。 俞大猷只觉兴趣索然,摇了摇头,取了宝剑就跳下台去。把那台上台下一众惊讶目光甩在了身后。 一行人也没把擂台上的事情当回事,只是调侃几句后就不再提起。赶路要紧,众人采买过后,就向凤皇山启程。 行至半路,忽见前方大路上闪出一彪人马。离得近了,俞大猷等人赫然发现领头的就是那个在擂台上被俞大猷一棍打倒的刘见昭。 “呵,这是带着人回来报复了。我说师兄啊,这可是你自己惹的事情。你要是挨打了,兄弟我可不帮你。” 众人毕竟多经风浪,见怪不怪。陆炳还特意调笑了正在赶车的俞大猷。 “你自己的事自己解决。我还得睡觉呢。别吵着我。” “俞兄弟放心,哥哥帮你。” “嘿呦喂,石大哥,您可歇着吧。那魏伯伯还没把你那盔甲鼓捣好。你这缺胳膊断腿的,帮谁啊?诶,我说魏伯伯,您能不能快点。这人都找上门来了,您还没修好。万一一会我们挨打了,您可跑不了啊。” “等着吧。等你挨完打,我就修好了。” 众人有说有笑,全不以为意。俞大猷还特意停下车马,等候刘见昭等人到来。 刘见昭此时抱着自己的胳膊,两眼通红的和身边的一个人说话。正说着,他突然注意到前方大路上停着的马车,看到了坐在马车上的俞大猷。随即他指着俞大猷和谁边之人说了几句话。而后,众人只见一匹乌骓骏马驮着一黑脸大汉如猛虎下山般奔腾而来。不过数息,人马便到了俞大猷所在马车前。 那大汉勒住骏马,一张黑脸满脸煞气的打量着俞大猷。俞大猷怡然不惧,坦然与其对视。 过了半晌,黑脸大汉率先开口:“就是你打伤了我徒弟,还出言讥讽的吗?” 俞大猷微微一笑,回道:“打伤嘛,算是吧。至于出言讥讽,我不过讲了些实话而已。他学的枪法,都是些花把式。就连那个赵子龙十八枪,也是学的一塌糊涂。” 黑脸大汉先是面沉似水,而后突然哈哈大笑:“哈哈哈,好。既出大言,必有勇略。来来来,我与你斗他几个回合。让我见一见你本事如何。是不是真有这个能耐说这个话。” 正中下怀。 俞大猷并未回应,反而回头向车厢内问道:“师父,徒儿可否应战?” “刚才就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去。跑擂台上逞能也没问我,现在到想起来问我了。去去去,自己玩去。” 俞大猷得了师父首肯,这才转身对那黑脸大汉说道:“阁下若肯赐教,自然求之不得。” 那黑脸大汉此时却问道:“师父?你这车里坐着你师父?好,好,我也想向前辈讨教讨教。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 俞大猷轻哼一声,说道:“你若是连我也比不过,凭什么和我师父动手。” “哦?你便这般自信?” “有本事的人当然自信。” “哈哈哈哈,好!来人,牵马,拿兵器来!我与你不比别的,就比这枪法。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真有自己吹嘘的那般厉害!来!” 黑脸大汉接过随从递来的长枪,便掉转马头,来到路旁一处空地上。他挺枪立马,大喝道:“来来来,且与我斗他三百合!不来的便不是好汉!” 俞大猷接过对方随从的长枪,在马车上一跃而起,跳到对方牵来的马匹上。他持枪策马,来到与那黑脸大汉相距百步之处,大喝一声:“来!” “来!” 黑脸大汉策马挺枪,呼啸着向俞大猷冲来。俞大猷也挺枪策马相迎。两马相交一瞬,二人用起膂力,架起长枪,猛的向对方刺去。长枪相交,竟爆发出一声剧烈金戈之声。但二人骑术高超,双双躲过对方刺击。 马匹冲出十余米,被二人勒停。随即二人调转马头,再次向着对方冲去。二人就这样斗了五十余合,竟是不分胜负。那黑脸大汉再次勒住马匹,挺枪大喝道:“你就这点本事吗?来来来,咱们再来!” “怕你不成?来!” 二人随即策马上前,斗了几回合后便策马并排前行,而后便再次开始相斗。两匹马在不小的空地上转着圈的奔跑,而马上的两个人则尽展平生所学,奋起勇力,斗得是难解难分。 路旁众人俱都看得呆了。就连一开始说自己毫无兴趣的李良钦也出了车厢来看。 这一斗,好似翼德日夜战孟起,乌骓扬蹄便与云龙相争;又好似叔宝美良斗敬德,铜锏奋起要和铁鞭分明。一边是枪出寒涧,冷锋直要取人性命;一边是龙枪下界,扫尾便把地动山摇。夸武能欺王铁枪,论勇不下陈白袍。自视古来名将,夸口天下无双。 二人相斗三百余合,任是难分伯仲。眼看日落西山,黑夜将至,却毫无停手之意。 “这两个人这是打上头了。不分个输赢,怕是不会停下了。” “石大哥,您别看师兄平常和和气气的。可他心里那股子争强好胜之心,非是常人可比的啊。” “不错,我当日初见俞兄弟就感觉到了。” “师父,再这么打下去,一时之间也分不了胜负。我看,要不劝他们停手吧。” “怎么劝?这两个人都打上瘾了。” “好劝。您看我的。”陆炳跳下马车,跑到刘见昭等人那边,和他们借了副弓箭。而后张弓搭箭,望着俞大猷二人兵器相交之处射去。这一箭急如流星,快似闪电,正中二人枪杆相交之处。 俞大猷与那黑脸大汉正斗得兴起,却见一支箭正正射中二人长枪相交之处。二人大惊,撤了兵刃,都转头看向射箭的陆炳。 那黑脸大汉忍不住叫好:“好箭法!好本事!” 俞大猷也开口称赞道:“师弟好本领!这一箭,比那吕温侯辕门射戟也不遑多让。” 二人策马返回大路,撇了兵刃,来到陆炳身边。 “小兄弟,刚刚那一箭好生了得。佩服,佩服!啊,二位兄弟这般武艺人才,当真叫我倾慕不已。不知可否告知小弟二位尊姓大名。” “在下俞大猷。” “小弟陆炳。” “哦!姓俞。莫不是福建俞家后人?” “正是。” “呀!方才多有失礼,还望不要怪罪。” “哪里哪里,贤兄不要在意。还未请问贤兄高姓大名。” “额……承蒙主家不弃,冒性刘,单名一个显字。”刘显面露尴尬,随即招呼刘见昭等人前来拜见俞大猷等人,赔礼道歉。 “几位若不嫌弃,可到我主家庄上暂住。” “这……多蒙贤兄厚意。只是我等赶路要紧,就不便打扰了。” “几位要前往何处?如有需要,刘某可以代为领路。” “这……” 俞大猷陆炳正为难时,李良钦突然问道:“你主家可是住在凤皇山下的那个刘家吗?” 刘显急忙拱手相对:“正是主家所在。老先生想来也与主家有过交往,还请老先生暂移车架,前往与主家一叙。” 李良钦摆了摆手,说道:“没有什么交往不交往的。我要去的地方就是你们那边。你们前面带路就是了。” “诶,好好,我这就带路。唉,俞兄弟,怎么能让你们去赶车呢。那个小张,去,帮老前辈赶车。来来来,两位兄弟,咱们携手同行。兄弟我还想多和你们讨教讨教呢。来来来。” 面对过分热情的刘显,俞大猷和陆炳也颇为无奈。这个不久前还打的不死不休的人,此刻却拉着他们的手,将他们请上马。一路上更是并肩前行,有说有笑。 俞大猷本是个忠厚性子,又是个武痴。虽然一开始有点不适应刘显的热情,但后来也被他带动,两个人分外投契,一路上话题不断。陆炳平常虽然是个爱说笑的性子,可面对刘显这么个过分热情的人,他反倒不大适应,话少的很。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2955/180533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2955/1805332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