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沟通一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全员火葬场,大佬们都想独占我 在游戏中捡的老婆竟是女魔头 长姐有灵泉,荒年吃喝不愁 人在木叶,开局掉落阿修罗查克拉 穿越成草:词条改变世界 京夏玫瑰 逆战之猎魔时代 高手出山:祸害九个师姐 我一朝廷命官,非得逼我杀人? 腹黑冷王,吃定天降王妃

上一章跟同学们聊了聊猴子群居生活中的一些规矩,最后说到猴群之中,每只猴子之间,彼此都是熟悉的。 这种熟悉,可以理解为一种样貌上的沟通,通过这种沟通,猴群成员之间产生了联系。 关于沟通,《旧约圣经》上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相传,最初的人类使用着相同的语言,他们在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很快便建造起了繁华的城市。 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他们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 终于有一天,人们决定修建一座通天的高塔,来颂扬自己的赫赫功劳。 大家语言相通,沟通便捷,齐心协力。 工程进展,异常顺利,高塔很快便高耸入云。 上帝得悉此事,很是愤怒,他不允许凡人们到达自己的高度。 考虑到人们空前统一强大的原因:使用同一种语言,彼此能高效沟通。 这样的人类,若是能建起通天塔,还有什么办不到呢? 一定要阻止他们。 上帝思忖片刻,计上心头,他决定扰乱尘世的语言,使人类思想的混乱,感情无法沟通,不再齐心协力。 于是,上帝悄悄来到人间,对统一的语言稍加改动,使不同地区的人类,说起了不同的语言。 小小的改动,却把人类引向灾难的深渊。 人们之间再不能及时理解沟通。 不仅“通天塔”的计划宣告失败,族群之间也开始相互猜忌,争吵斗殴,甚至发生战争,变得混乱异常。 沟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它是群体之间维持稳定,并不断进化发展的关键。 想来上帝看人类的眼神,就跟我们看猴子的眼神一样,没办法,身份与地位在那儿摆着呢! 小猴子跟几千,几万年前的祖先几乎是一模一样,而人类,经过这几千几万的进化,已然成为“上帝”一般的存在。 …… 请同学们试想一下,最初的沟通,是什么样子的? 这就要从生命的最初开始聊起了。 沟通的最初表现形式,是细胞与营养物质之间的沟通,借助此类沟通,生命才得以维系,并不断进化发展。 生命与食物之间的沟通,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目前尚无定论。 不过,从生理现象的角度。 生命的存活,必然消耗能量,于是,营养物质便以食物的形式,被生命体吸收利用。 现象学前后推理的逻辑关系,很容易建立。 但是,其中深层的原因,却需要抽丝剥茧,一点点的探究。 生命的表现形式,即为自主的运动,这是一种消耗能量的过程,因此,最初生命想要生存下棋,必须要找到合适的食物。 要找怎样的食物? 如何才能保证食物的摄入? 摄入之后如何吸收? …… 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最初的生命个体。 它们在选择食物的同时,也在不断迁就。 要根据食物的情况,削足试履般,改变自身的消化系统,使所需与所得之间得以沟通,寻到合适的食物。 于是,在无数的岁月里它们不断沟通,不断选择,不断试错,不断迁就,不断适应,不断进化。 才最终得以遇到,那个“它”。 待生命现象稳定之后,生命个体又面临新的难题。 如何进行繁殖? 关于繁殖,生命最初的做法是,自力更生,自己分裂自己。 先复制自己的遗传信息,一个成两个,接下来,准备分裂。 这种繁殖方式,实属无奈之举,看似操作简单,但是,后代们的变异程度小,适应能力差。 长此以往,生命体适应能力越来越差,地球又将恢复一片死寂了。 …… 每当问题产生,生命就会及时做出进化调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当单个细胞的分裂,不再适应生命延续。 或者说,以生命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繁殖难题时。 新的沟通模式,开始启动,由细胞自己分裂自己,变为了两性繁殖。 大致进化过程如下: 最初的细胞,通过分裂遗传物质的方式,繁衍后代,就是上面无性繁殖,自己分裂自己的过程。 但是,每一次分裂后,遗传物质的都会减半。 比如初代细胞遗传物质为100%,分裂之后,下一代的遗传物质便成为50%,再之后25%,12.5%…… 直到最后,因为遗传物质的缺失,即使分裂后,细胞也无法存活。 而且,正常的细胞可没有自虐倾向。 它们也不喜欢这样痛苦的撕裂过程,只是迫于法则的驱动,强制分裂自己。 心不甘情不愿的结果,便是在细胞自己分裂自己的同时,会不自觉产生对抗拒分裂的化学物质,对遗传物质造成破坏。 双层打击之下,有些细胞已经无法繁衍后代,怎么办呢? 那就寻找另一个相同命运的细胞,把遗传物质凑在一起,沟通合作,将神圣的,传宗接代的任务继续下去。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对“新郎”和“新娘”,尴尬的走在了一起。 了解了分子层面,关于沟通的内容。 可以看出沟通的本质,是建立起联系的过程。 这种联系看似理所应当,水到渠成,事实真相呢,却并非如此。 要知道,遗传物质充足的细胞,可不会去选择沟通,正如一个人如果内心足够强大,也会越来越独立,很少去选择沟通。 沟通产生的原因,还是在于有所需,有所求。 如果双方没有最基本的需求,和平相处已经不易了,若还要求去沟通,难啊,比上青天都难。 记得一档谈话类节目这样说过。 与人争执,觉得自己再有道理,说话别超过三句。 懂你道理的人,一两句就能讲明道理。 不懂你道理的人,即使你口干舌燥,理论到词穷,他也还是不明白。 所以,争辩三句,不能沟通。 你也别再说什么了,立马转身离开,证明你有修养。 沟通的难度,对于追求个性化,就是觉得自己有理的人类而言,确实不小。 至于是否存在心无芥蒂的实时沟通,估计也只能去动物那儿,寻找答案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6030/198301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6030/198301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